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一、基本介紹
當我們在 K8s 上運行應用時,應用是否運行正常這是我們比較關心的,但是如果我們只是通過查看應用的運行狀態,這是很難判斷出應用是否處于運行狀態的;因為在某些時候,容器正常運行并不能代表應用健康,所以我們可以通過 Kubernetes 提供的探針。
使用探針來判斷容器內運行的應用是否運行正常。官方文檔
Kubernetes 的探針有三種類型:
就緒探針(Readiness Probe):判斷容器是否已經就緒,若未就緒,容器將會處于未就緒。
存活探針(Liveness Probe):判斷容器內的應用程序是否正常,若不正常,K8s 將會重新重啟容器。
啟動探針(Startup Probe):判斷容器內的應用是否啟動完成(在啟動探針判斷成功前,就緒探針和存活探針將不會執行)
探針方式:
exec
:通過在容器內執行指定命令,來判斷命令退出時返回的狀態碼,如果為 0 表示正常。
httpGet
:通過對容器的 IP 地址、端口和 URL 路徑來發送 GET 請求;如果響應的狀態碼在 200 ~ 399 間,表示正常。
tcpSocket
:通過對容器的 IP 地址和指定端口,進行 TCP 檢查,如果端口打開,表示正常。
配置項:
initialDelaySeconds
:等待我們定義的時間 結束后便開始探針檢查;
periodSeconds
:探針的 間隔時間;
timeoutSeconds
:探針的 超時時間,當超過我們定義的時間后,便會被視為失敗;
successThreshold
:探針的 最小連續成功數量;
failureThreshold
:探針的 最小連續失敗數量;
下面我們分別對這三種探針使用了不同的探針方式,主要是為了方便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,并不是固定寫法;同時,這三種探針是可以配合使用的;像一般比較常見的便是 就緒探針和存活探針配合使用(啟動探針是在 K8s 1.6 版本后增加的)
二、K8s 探針使用介紹
1)就緒探針:
[root@k8s-master01 ~]# vim tomcat-service.yaml apiVersion: v1 kind: Pod metadata: name: tomcat-service spec: containers: - name: tomcat-service image: tomcat:8.5.32 ports: - containerPort: 8080 readinessProbe: failureThreshold: 3 tcpSocket: port: 8080 initialDelaySeconds: 20 periodSeconds: 3 successThreshold: 1 timeoutSeconds: 2 [root@k8s-master01 ~]# kubectl create -f tomcat-service.yaml
我們可以通過 describe
來查看 Pod 的信息
[root@k8s-master01 ~]# kubectl describe pod tomcat-service
2)存活探針:
[root@k8s-master01 ~]# vim tomcat-web-server.yaml apiVersion: v1 kind: Pod metadata: name: tomcat-web-server spec: containers: - name: tomcat-web-server image: tomcat:8.5.32 ports: - containerPort: 8080 livenessProbe: failureThreshold: 3 httpGet: path: / port: 8080 scheme: HTTP # 可以使用 HTTP 或 HTTPS 方式 initialDelaySeconds: 20 periodSeconds: 3 successThreshold: 1 timeoutSeconds: 2 [root@k8s-master01 ~]# kubectl create -f tomcat-web-server.yaml
上面重啟是因為,當存活探針或啟動探針判斷不成功時,便會將容器關閉;后面將牽扯到容器的重啟策略。
容器默認的重啟策略為 Always(即,當容器退出時,將要退出的容器進行重啟)
3)啟動探針:
[root@k8s-master01 ~]# vim tomcat-async-service.yaml apiVersion: v1 kind: Pod metadata: name: tomcat-async-service spec: containers: - name: tomcat-async-service image: tomcat:8.5.32 ports: - containerPort: 8080 startupProbe: failureThreshold: 3 exec: command: ['/bin/sh','-c','echo Hello World'] initialDelaySeconds: 20 periodSeconds: 3 successThreshold: 1 timeoutSeconds: 2 [root@k8s-master01 ~]# kubectl create -f tomcat-async-service.yaml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46902396/article/details/123379659
相關推薦
- 2023-04-12 你真的理解C語言qsort函數嗎?帶你深度剖析qsort函數_C 語言
- 2022-10-13 解析批處理命令call和start_DOS/BAT
- 2022-12-10 Android入門之ScrollView的使用教程_Android
- 2022-07-18 python中數組array和列表list的基本用法及區別解析_python
- 2023-04-06 python?numpy.linalg.norm函數的使用及說明_python
- 2022-10-07 Android?線程優化知識點學習_Android
- 2022-08-04 Python中reduce函數詳解_python
- 2022-04-27 解決linux下redis數據庫overcommit_memory問題_Redis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