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最近有個小伙伴在微信群里問 Spring Security 權限注解的問題:
很多時候事情就是這么巧,松哥最近在做的 tienchin 也是基于注解來處理權限問題的,所以既然大家有這個問題,咱們就一塊來聊聊這個話題。
當然一些基礎的知識我就不講了,對于 Spring Security 基本用法尚不熟悉的小伙伴,可在公眾號后臺回復 ss,有原創的系列教程。
1. 具體用法
先來看看 Spring Security 權限注解的具體用法,如下:
@PreAuthorize("@ss.hasPermi('tienchin:channel:query')")
@GetMapping("/list")
public TableDataInfo getChannelList() {
startPage();
List<Channel> list = channelService.list();
return getDataTable(list);
}
類似于上面這樣,意思就是說,當前用戶需要具備 tienchin:channel:query
權限,才能執行當前的接口方法。
那么要搞明白 @PreAuthorize 注解的原理,我覺得得從兩個方面入手:
- 首先明白 Spring 中提供的 SpEL。
- 其次搞明白 Spring Security 中對方法注解的處理規則。
我們一個一個來看。
2. SpEL
Spring Expression Language(簡稱 SpEL)是一個支持查詢和操作運行時對象導航圖功能的強大的表達式語言。它的語法類似于傳統 EL,但提供額外的功能,最出色的就是函數調用和簡單字符串的模板函數。
SpEL 給 Spring 社區提供一種簡單而高效的表達式語言,一種可貫穿整個 Spring 產品組的語言。這種語言的特性基于 Spring 產品的需求而設計,這是它出現的一大特色。
在我們離不開 Spring 框架的同時,其實我們也已經離不開 SpEL 了,因為它太好用、太強大了,SpEL 在整個 Spring 家族中也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。但是很多時候,我們對它的只了解一個大概,其實如果你系統的學習過 SpEL,那么上面 Spring Security 那個注解其實很好理解。
我先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和大家捋一捋 SpEL。
為了省事,我就創建一個 Spring Boot 工程來和大家演示,創建的時候不用加任何額外的依賴,就最最基礎的依賴即可。
代碼如下:
String expressionStr = "1 + 2";
ExpressionParser parser = new SpelExpressionParser();
Expression exp = parser.parseExpression(expressionStr);
expressionStr 是我們自定義的一個表達式字符串,這個字符串通過一個 ExpressionParser 對象將之解析為一個 Expression,接下來就可以執行這個 exp 了。
執行的時候有兩種方式,對于我們上面這種不帶任何額外變量的,我們可以直接執行,直接執行的方式如下:
Object value = exp.getValue();
System.out.println(value.toString());
這個打印結果為 3。
我記得之前有個小伙伴在群里問想執行一個字符串表達式,但是不知道怎么辦,js 中有 eval 函數很方便,我們 Java 中也有 SpEL,一樣也很方便。
不過很多時候,我們要執行的表達式可能比較復雜,這時候上面這種調用方式就不太夠用了。
此時我們可以為要調用的表達式設置一個上下文環境,這個時候就會用到 EvaluationContext 或者它的子類,如下:
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 context = new 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();
System.out.println(exp.getValue(context));
當然上面這個表達式不需要設置上下文環境,我舉一個需要設置上下文環境的例子。
例如我現在有一個 User 類,如下:
public class User {
private Integer id;
private String username;
private String address;
//省略 getter/setter
}
現在我的表達式是這樣:
String expression = "#user.username";
ExpressionParser parser = new SpelExpressionParser();
Expression exp = parser.parseExpression(expression);
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 ctx = new 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();
User user = new User();
user.setAddress("廣州");
user.setUsername("javaboy");
user.setId(99);
ctx.setVariable("user", user);
String value = exp.getValue(ctx, String.class);
System.out.println("value = " + value);
這個表達式就表示獲取 user 對象的 username 屬性。將來創建一個 user 對象,放到 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 中,并基于此對象執行表達式,就可以打印出來想要的結果。
如果我們將 user 對象設置為 rootObject,那么表達式中就不需要 user 了,如下:
String expression = "username";
ExpressionParser parser = new SpelExpressionParser();
Expression exp = parser.parseExpression(expression);
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 ctx = new 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();
User user = new User();
user.setAddress("廣州");
user.setUsername("javaboy");
user.setId(99);
ctx.setRootObject(user);
String value = exp.getValue(ctx, String.class);
System.out.println("value = " + value);
表達式就一個 username 字符串,將來執行的時候,會自動從 user 中找到 username 的值并返回。
當然表達式也可以是方法,例如我在 User 類中添加如下兩個方法:
public String sayHello(Integer age) {
return "hello " + username + ";age=" + age;
}
public String sayHello() {
return "hello " + username;
}
我們就可以通過表達式調用這兩個方法,如下:
調用有參的 sayHello:
String expression = "sayHello(99)";
ExpressionParser parser = new SpelExpressionParser();
Expression exp = parser.parseExpression(expression);
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 ctx = new 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();
User user = new User();
user.setAddress("廣州");
user.setUsername("javaboy");
user.setId(99);
ctx.setRootObject(user);
String value = exp.getValue(ctx, String.class);
System.out.println("value = " + value);
就直接寫方法名然后執行就行了。
調用無參的 sayHello:
String expression = "sayHello";
ExpressionParser parser = new SpelExpressionParser();
Expression exp = parser.parseExpression(expression);
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 ctx = new 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();
User user = new User();
user.setAddress("廣州");
user.setUsername("javaboy");
user.setId(99);
ctx.setRootObject(user);
String value = exp.getValue(ctx, String.class);
System.out.println("value = " + value);
這些就都好懂了。
甚至,我們的表達式也可以涉及到 Spring 中的一個 Bean,例如我們向 Spring 中注冊如下 Bean:
@Service("us")
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{
public String sayHello(String name) {
return "hello " + name;
}
}
然后通過 SpEL 表達式來調用這個名為 us 的 bean 中的 sayHello 方法,如下:
@Autowired
BeanFactory beanFactory;
@Test
void contextLoads() {
String expression = "@us.sayHello('javaboy')";
ExpressionParser parser = new SpelExpressionParser();
Expression exp = parser.parseExpression(expression);
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 ctx = new 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();
ctx.setBeanResolver(new BeanFactoryResolver(beanFactory));
String value = exp.getValue(ctx, String.class);
System.out.println("value = " + value);
}
給配置的上下文環境設置一個 bean 解析器,這個 bean 解析器會自動跟進名字從 Spring 容器中找打響應的 bean 并執行對應的方法。
當然,關于 SpEL 的玩法還有很多,我就不一一列舉了。這里主要是想讓小伙伴們知道,有這么個技術,方便大家理解 @PreAuthorize 注解的原理。
3. @PreAuthorize
接下來我們就回到 Spring Security 中來看 @PreAuthorize 注解。
權限的實現方式千千萬,又有各種不同的權限模型,然而歸結到代碼上,無非兩種:
- 基于 URL 地址的權限處理
- 基于方法注解的權限處理
松哥之前的 vhr 使用的是前者。
@PreAuthorize 注解當然對應的是后者。這次做的 tienchin 項目就是后者,我們來看一個例子:
@PreAuthorize("@ss.hasPermi('tienchin:channel:query')")
@GetMapping("/list")
public TableDataInfo getChannelList() {
startPage();
List<Channel> list = channelService.list();
return getDataTable(list);
}
注解好說,里邊的 @ss.hasPermi('tienchin:channel:query')
是啥意思呢?
- ss 是一個注冊在 Spring 容器中的 bean,對應的類位于
org.javaboy.tienchin.framework.web.service.PermissionService
中。 - 很明顯,hasPermi 就是這個類中的方法。
這個 hasPermi 方法的邏輯其實很簡單:
public boolean hasPermi(String permission) {
if (StringUtils.isEmpty(permission)) {
return false;
}
LoginUser loginUser = SecurityUtils.getLoginUser();
if (StringUtils.isNull(loginUser) || CollectionUtils.isEmpty(loginUser.getPermissions())) {
return false;
}
return hasPermissions(loginUser.getPermissions(), permission);
}
private boolean hasPermissions(Set<String> permissions, String permission) {
return permissions.contains(ALL_PERMISSION) || permissions.contains(StringUtils.trim(permission));
}
這個判斷邏輯很簡單,就是獲取到當前登錄的用戶,判斷當前登錄用戶的權限集合中是否具備當前請求所需要的權限。具體的判斷邏輯沒啥好說的,就是看集合中是否存在某個字符串。
那么這個方法是在哪里調用的呢?
大家知道,Spring Security 中處理權限的過濾器是 FilterSecurityInterceptor,所有的權限處理最終都會來到這個過濾器中。在這個過濾器中,將會用到各種投票器、表決器之類的工具,這里我就不細說了,之前的 Spring Security 系列教程都有詳細介紹。
在投票器中,我們可以看到專門處理 @PreAuthorize 注解的類 PreInvocationAuthorizationAdviceVoter,我們來看下他里邊的核心方法:
@Override
public int vote(Authentication authentication, MethodInvocation method, Collection<ConfigAttribute> attributes) {
PreInvocationAttribute preAttr = findPreInvocationAttribute(attributes);
if (preAttr == null) {
return ACCESS_ABSTAIN;
}
return this.preAdvice.before(authentication, method, preAttr) ? ACCESS_GRANTED : ACCESS_DENIED;
}
框架的源碼寫的就是好,你一看名字就知道他想干嘛了!這里就進入到最后一句,調用了一個 Advice 中到前置通知,來判斷權限是否滿足:
public boolean before(Authentication authentication, MethodInvocation mi, PreInvocationAttribute attr) {
PreInvocationExpressionAttribute preAttr = (PreInvocationExpressionAttribute) attr;
EvaluationContext ctx = this.expressionHandler.createEvaluationContext(authentication, mi);
Expression preFilter = preAttr.getFilterExpression();
Expression preAuthorize = preAttr.getAuthorizeExpression();
if (preFilter != null) {
Object filterTarget = findFilterTarget(preAttr.getFilterTarget(), ctx, mi);
this.expressionHandler.filter(filterTarget, preFilter, ctx);
}
return (preAuthorize != null) ? ExpressionUtils.evaluateAsBoolean(preAuthorize, ctx) : true;
}
現在,當你看到這個 before 方法的時候,應該會覺得比較熟悉了吧。
- 首先獲取到 preAttr 對象,這個對象里邊其實就保存著你 @PreAuthorize 注解中的內容。
- 接下來跟進當前登錄用戶信息 authentication 創建一個上下文對象,此時創建出來的上下文對象中就包含了當前用戶具備哪些權限。
- 獲取過濾器(我們這個項目中無)。
- 獲取到權限注解。
- 最后執行表達式,去查看當前用戶權限中是否包含請求所需要的權限。
就這樣,是不是很簡單?
好啦,今天就和小伙伴們分享這么多,在松哥近期推出的 tienchin 項目視頻中,也會通過視頻的形式跟大家細聊這個知識點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u012702547/article/details/124922175
相關推薦
- 2022-09-16 Python?docx庫刪除復制paragraph及行高設置圖片插入示例_python
- 2022-07-13 Android Canvas - StaticLayout 繪制多行文字
- 2022-04-11 C++中為什么要使用動態內存_C 語言
- 2022-02-14 centos7系統部署k8s集群詳細介紹_Linux
- 2022-08-28 虛擬機ubuntu通過fdisk命令擴充硬盤容量,分區簡單說明
- 2022-08-30 Linux常用tar命令
- 2022-08-06 QT生成隨機驗證碼的方法_C 語言
- 2024-02-29 UNI-APP頁面跳轉時(uni.navigateTo),參數傳遞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