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前言
緩存的使用在各種項目中非常普遍,nginx作為一款高效的代理服務器,也提供了強大的緩存機制,試想在一些電商網站中,那些靜態的html,js,css文件登數量非常龐大的情況下,加載頁面的時候,如果沒有緩存的話,頁面將會非常慢,在這種情況下,就可以考慮使用nginx提供的緩存功能的配置;
Nginx的web緩存
- Nginx從0.7.48版提供緩存功能。
- Nginx是基于Proxy Store來實現的,其原理是把URL及相關組合當做Key,在使用MD5算法對Key進行哈希,得到硬盤上對應的哈希目錄路徑,從而將緩存內容保存在該目錄中。
- 它可以支持任意URL連接,同時也支持404/301/302這樣的非200狀態碼。Nginx即可以支持對指定URL或者狀態碼設置過期時間,也可以使用purge命令來手動清除指定URL的緩存。
Nginx緩存設置相關指令
Nginx的web緩存服務主要是使用ngx_http_proxy_module模塊相關指令集來完成,接下來把常用的指令做一下總結:
proxy_cache_path
該指定用于設置緩存文件的存放路徑
語法格式
proxy_cache_path path [levels=number]
keys_zone=zone_name:zone_size [inactive=time]
[max_size=size];
各個參數說明
path
緩存路徑地址
/usr/local/proxy_cache
levels
指定該緩存空間對應的目錄,最多可以設置3層,每層取值為1|2如 :
levels=1:2 緩存空間有兩層目錄,第一次是1個字母,第二次是2個 字母
舉例說明:
zcy[key]通過MD5加密以后的值為 : 43c8233266edce38c2c9af0694e2107d
最終生成的緩存目錄含義為:
- levels=1:2 最終的存儲路徑為/usr/local/proxy_cache/d/07;
- levels=2:1:2 最終的存儲路徑為/usr/local/proxy_cache/7d/0/21;
- levels=2:2:2 最終的存儲路徑為??/usr/local/proxy_cache/7d/10/e2
keys_zone
用來為這個緩存區設置名稱和指定大小
舉例說明:
keys_zone=zcy:200m 緩存區的名稱是zcy,大小為200M,1M 大概能存儲8000個keys
inactive
指定緩存的數據多次時間未被訪問就將被刪除
舉例說明
inactive=1d 緩存數據在1天內沒有被訪問就會被刪除
max_size
設置最大緩存空間,如果緩存空間存滿,默認會覆蓋緩存時間最長的資源,如:max_size=20g
配置實例
proxy_cache_path D:\\dev-tools\\nginx\\nginx-1.16.1\\caches\\proxy_cache keys_zone=zcy:200m levels=1:2:1 inactive=1d max_size=20g;
實驗演示
下面在本地的nginx目錄下創建一個caches的目錄,將上面的這段配置加到nginx.conf配置文件中,注意加到http塊中:
然后重啟nginx服務,可以看到在該目錄下生成了 proxy_cache 目錄,即為緩存的目錄
其他配置參數說明
1、proxy_cache
該指令用來開啟或關閉代理緩存,如果是開啟則自定使用哪個緩存區來
進行緩存;
2、proxy_cache_key
該指令用來設置web緩存的key值,Nginx會根據key值MD5哈希存緩存;
3、proxy_cache_valid
該指令用來對不同返回狀態碼的URL設置不同的緩存時間
例如:
- proxy_cache_valid 200 302 10m;
- proxy_cache_valid 404 1m; 為200和302的響應URL設置10分鐘緩存,為404的響應URL設置1分鐘緩 存;
- proxy_cache_valid any 1m; 對所有響應狀態碼的URL都設置1分鐘緩存;
4、proxy_cache_min_uses
該指令用來設置資源被訪問多少次后被緩存
5、proxy_cache_methods
該指令用戶設置緩存哪些HTTP方法
緩存配置案例展示
環境準備
1、tomcat8.0,提前啟動服務;
2、nginx服務,提前啟動;
3、提前準備一個靜態文件
可以是html,js或圖片登靜態資源,然后放到tomcat的webapps目錄下的html目錄下
確保通過tomcat的8080端口可以訪問到該靜態資源文件
配置步驟
打開nginx的配置文件,修改nginx.conf,添加如下內容(注意下面的配置放到http模塊下);
我們的需求是:通過訪問 nginx監聽的本地的8081端口,可以直接訪問到tomcat下的這個靜態html文件,然后測試緩存目錄下的文件是否生成和生效;
proxy_cache_path D:\\dev-tools\\nginx\\nginx-1.16.1\\caches\\proxy_cache keys_zone=zcy:200m levels=1:2:1 inactive=1d max_size=20g;
server {
listen 8081;
server_name localhost ;
location / {
proxy_cache zcy;
proxy_cache_key zcy;
proxy_cache_valid 200 1d;
add_header nginx-cache "$upstream_cache_status"; #瀏覽器可查看緩存的命中狀態
proxy_pass http://localhost:8080/html/hello.html ;
}
}
添加完畢后,使用 : nginx -s reload命令使配置生效,訪問 : localhost:8081,可以看到,直接顯示了該靜態資源
這時候去本地的緩存目錄下,可以看到已經生成了該靜態文件相關的緩存資源;
如何驗證通過瀏覽器訪問的時候確實是走了緩存呢?我們打開F12通過下面的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到
這時候我們去緩存目錄下刪掉里面的文件后再次測試,看到這個狀態變成了 “MISS”
Nginx設置資源不緩存
前面初步完成了Nginx作為web緩存服務器的使用的配置說明;
但是在某些場景下,并不是所有的數據都適合進行緩存。比如說對于一些經常發生變化的數據。如果進行緩存的話,就很容易出現用戶訪問到的數據不是服務器真實的數據。所以對于這些資源我們在緩存的過程中就需要進行過濾,不進行緩存;
Nginx也提供了這塊的功能設置,需要使用到如下兩個指令:
proxy_no_cache #該指令是用來定義不將數據進行緩存的條件
配置實例:
proxy_no_cache $cookie_nocache $arg_nocache $arg_comment;
案例展示
仍然以上面的案例配置為例,我們在nginx.conf配置中添加如下內容:
然后重啟nginx,下面做過簡單的測試吧
刪除本地緩存目錄下的文件后,訪問html資源,這次在訪問的url后面添加上面的配置參數
可以看到不管訪問多少,都不會對訪問到的靜態資源進行緩存,即在請求的URL中,拼接上面的3個參數中任意一個即可;
方式2:通過if 條件語句進行設置
即在location中添加 if 條件表達式,當訪問的URL中帶有 .html結尾的后綴時,設置一個mynocache 的變量,并把這個變量設置到proxy_no_cache 中
server {
listen 8081;
server_name localhost ;
location / {
if ($request_uri ~ /.*\.html$){
set $mynocache 1;
}
proxy_cache zcy;
proxy_cache_key zcy;
proxy_cache_valid 200 1d;
proxy_no_cache $cookie_nocache $arg_nocache $arg_comment $mynocache;
add_header nginx-cache "$upstream_cache_status";
proxy_pass http://localhost:8080/html/hello.html ;
}
}
proxy_cache_bypass
該指令是用來設置不從緩存中獲取數據的條件,即訪問的資源會被緩存,但是請求之后的取值不從緩存中獲取;
配置樣例
proxy_cache_bypass $cookie_nocache $arg_nocache $arg_comment;
上述兩個指令都有一個指定的條件,這個條件可以是多個,并且多個條件中至少有一個不為空且不等于"0",則條件滿足成立。上面給的配置實例是從官方網站獲取的,里面使用到了三個變量,分別是 c o o k i e n o c a c h e 、 cookie_nocache、 cookien?ocache、arg_nocache、$arg_comment
實例展示
仍然以上面的配置為例進行說明,當使用proxy_cache_bypass 的時候,需要將proxy_no_cache注釋一下
proxy_cache_path D:\\dev-tools\\nginx\\nginx-1.16.1\\caches\\proxy_cache keys_zone=zcy:200m levels=1:2:1 inactive=1d max_size=20g;
server {
listen 8081;
server_name localhost ;
location / {
#if ($request_uri ~ /.*\.js$){
# set $mynocache 1;
#}
proxy_cache zcy;
proxy_cache_key zcy;
proxy_cache_valid 200 1d;
#proxy_no_cache $cookie_nocache $arg_nocache $arg_comment $mynocache;
proxy_cache_bypass $cookie_nocache $arg_nocache $arg_comment;
add_header nginx-cache "$upstream_cache_status";
proxy_pass http://localhost:8080/html/hello.html ;
}
}
下面來做一個測試吧,首先清理掉緩存目錄下的文件,然后使用后面拼接參數的形式訪問下,結果發現,緩存目錄下正常生成了緩存文件,但是此時響應的請求資源并未走緩存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zhangcongyi420/article/details/124644638
相關推薦
- 2022-03-18 AndroidStudio集成OpenCV的實現教程_Android
- 2022-10-29 SQL Server常用的函數與查詢方法
- 2024-03-17 為解決Win11子系統的Ubuntu被刪除后,重新安裝出現找不到系統路徑問題,無法正常安裝
- 2023-05-07 C語言中大小端問題實例探索解決方法_C 語言
- 2022-06-06 Ubuntu系統-FFmpeg安裝及環境配置
- 2024-03-09 【Redis】Redisson分布式鎖原理與使用
- 2022-03-24 Android實現旋轉動畫_Android
- 2022-07-29 Linux中Vi和Vim編輯器用法詳解_linux shell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