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免费高清视频-国产福利视频导航-黄色在线播放国产-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|www.shdianci.com

學無先后,達者為師

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
什么是交叉編譯、交叉編譯有什么用,為什么需要交叉編譯

作者:別出BUG求求了 更新時間: 2023-11-21 編程語言

交叉編譯這個概念的出現和流行是和嵌入式系統的廣泛發展同步的。

我們常用的計算機軟件,都需要通過編譯的方式,把使用高級計算機語言編寫的代碼(比如C代碼)編譯(compile)成計算機可以識別和執行的二進制代碼。比如,我們在Windows平臺上,可使用Visual C++開發環境,編寫程序并編譯成可執行程序。這種方式下,我們使用PC平臺上的Windows工具開發針對Windows本身的可執行程序,這種編譯過程稱為native compilation,中文可理解為本機編譯

然而,在進行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時,運行程序的目標平臺通常具有有限的存儲空間和運算能力,比如常見的ARM平臺,其一般的靜態存儲空間大概是16到32MB,而CPU的主頻大概在100MHz到500MHz之間。這種情況下,在ARM平臺上進行本機編譯就不太可能了,這是因為一般的編譯工具鏈(compilation tool chain)需要很大的存儲空間,并需要很強的CPU運算能力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交叉編譯工具就應運而生了。通過交叉編譯工具,我們就可以在CPU能力很強、存儲空間足夠的主機平臺上(比如PC上)編譯出針對其他平臺的可執行程序。

要進行交叉編譯,我們需要在主機平臺上安裝對應的交叉編譯工具鏈(cross compilation tool chain),然后用這個交叉編譯工具鏈編譯我們的源代碼,最終生成可在目標平臺上運行的代碼。常見的交叉編譯例子如下:

  1. 在Windows PC上,利用ADS(ARM開發環境),使用armcc編譯器,則可編譯出針對ARM CPU的可執行代碼。
  2. 在Linux PC上,利用arm-linux-gcc編譯器,可編譯出針對Linux ARM平臺的可執行代碼。
  3. 在Windows PC上,利用cygwin環境,運行arm-elf-gcc編譯器,可編譯出針對ARM CPU的可執行代碼。
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39589455/article/details/122477947

  • 上一篇:沒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沒有了
欄目分類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