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一、插入文檔
文檔的數據結構和 JSON 基本一樣。
所有存儲在集合中的數據都是?BSON 格式。BSON 是一種類似 JSON 的二進制形式的存儲格式,是 Binary JSON 的簡稱。
1、語法
1、db.collection.insert(): 向集合中插入文檔,若插入的數據主鍵已經存在,則會拋?org.springframework.dao.DuplicateKeyException?異常,提示主鍵重復,不保存當前數據。
db.collection.insert(document)
2、db.collection.insertOne(): 用于向集合插入一個新文檔,語法格式如下:
db.collection.insertOne(
<document>,
{
writeConcern: <document>
}
)
3、db.collection.insertMany(): 用于向集合插入一個多個文檔,語法格式如下:
db.collection.insertMany(
[ <document 1> , <document 2>, ... ],
{
writeConcern: <document>,
ordered: <boolean>
}
)
參數說明:
- document:要寫入的文檔。
- writeConcern:寫入策略,默認為 1,即要求確認寫操作,0 是不要求。
- ordered:指定是否按順序寫入,默認 true,按順序寫入。
2、實例
以下文檔可以存儲runoob 數據庫 的 col 集合中:
>db.col.insert({title: 'MongoDB 教程',
description: 'MongoDB 是一個 Nosql 數據庫',
by: '菜鳥教程',
url: 'http://www.runoob.com',
tags: ['mongodb', 'database', 'NoSQL'],
likes: 100
})
以上實例中 col 是我們的集合名,如果該集合不在該數據庫中, MongoDB 會自動創建該集合并插入文檔。
我們也可以將數據定義為一個變量,如下所示:
> document=({title: 'MongoDB 教程',
description: 'MongoDB 是一個 Nosql 數據庫',
by: '菜鳥教程',
url: 'http://www.runoob.com',
tags: ['mongodb', 'database', 'NoSQL'],
likes: 100
});
執行插入操作:
> db.col.insert(document)
WriteResult({ "nInserted" : 1 })
>
插入文檔你也可以使用 db.col.save(document) 命令。如果不指定 _id 字段 save() 方法類似于 insert() 方法。如果指定 _id 字段,則會更新該 _id 的數據。
二、更新文檔
update()?和?save()?方法來更新集合中的文檔。接下來讓我們詳細來看下兩個函數的應用及其區別。
1、update() 方法
update() 方法用于更新已存在的文檔。語法格式如下:
db.collection.update(
<query>,
<update>,
{
upsert: <boolean>,
multi: <boolean>,
writeConcern: <document>
}
)
參數說明:
- query?: update的查詢條件,類似sql update查詢內where后面的。
- update?: update的對象和一些更新的操作符(如$,$inc...)等,也可以理解為sql update查詢內set后面的
- upsert?: 可選,這個參數的意思是,如果不存在update的記錄,是否插入新對象,true為插入,默認是false,不插入。
- multi?: 可選,mongodb 默認是false,只更新找到的第一條記錄。如果這個參數為true,就把按條件查出來多條記錄全部更新。
- writeConcern?:可選,拋出異常的級別。
2、update() 實例
接著我們通過 update() 方法來更新標題(title):
>db.col.update({'title':'MongoDB 教程'},{$set:{'title':'MongoDB'}})
WriteResult({ "nMatched" : 1, "nUpserted" : 0, "nModified" : 1 }) # 輸出信息
> db.col.find().pretty()
{
"_id" : ObjectId("56064f89ade2f21f36b03136"),
"title" : "MongoDB",
"description" : "MongoDB 是一個 Nosql 數據庫",
"by" : "菜鳥教程",
"url" : "http://www.runoob.com",
"tags" : [
"mongodb",
"database",
"NoSQL"
],
"likes" : 100
}
>
可以看到標題(title)由原來的 "MongoDB 教程" 更新為了 "MongoDB"。
以上語句只會修改第一條發現的文檔,如果你要修改多條相同的文檔,則需要設置 multi 參數為 true。
>db.col.update({'title':'MongoDB 教程'},{$set:{'title':'MongoDB'}},{multi:true})
3、save() 方法
save() 方法通過傳入的文檔來替換已有文檔,_id 主鍵存在就更新,不存在就插入。語法格式如下:
db.collection.save(
<document>,
{
writeConcern: <document>
}
)
參數說明:
- document?: 文檔數據。
- writeConcern?:可選,拋出異常的級別。
4、save() 實例
以下實例中我們替換了 _id 為 56064f89ade2f21f36b03136 的文檔數據:
>db.col.save({ "_id" : ObjectId("56064f89ade2f21f36b03136"),
"title" : "MongoDB",
"description" : "MongoDB 是一個 Nosql 數據庫",
"by" : "Runoob",
"url" : "http://www.runoob.com",
"tags" : [
"mongodb",
"NoSQL"
],
"likes" : 110
})
5、更多實例
只更新第一條記錄:
db.col.update( {?"count" : { $gt : 1 }?} , { $set : { "test2" : "OK"} } );
全部更新:
db.col.update( { "count" : { $gt : 3 } } , { $set : { "test2" : "OK"} },false,true?);
只添加第一條:
db.col.update( { "count" : { $gt : 4 } } , { $set : { "test5" : "OK"} },true,false );
全部添加進去:
db.col.update( { "count" : { $gt : 5 } } , { $set : { "test5" : "OK"} },true,true?);
全部更新:
db.col.update( { "count" : { $gt : 15 } } , { $inc : { "count" : 1} },false,true?);
只更新第一條記錄:
db.col.update( { "count" : { $gt : 10 } } , { $inc : { "count" : 1} },false,false );
三、刪除文檔
MongoDB remove()函數是用來移除集合中的數據。在執行remove()函數前先執行find()命令來判斷執行的條件是否正確,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習慣。
1、語法
remove() 方法的基本語法格式如下所示:
db.collection.remove(
<query>,
<justOne>
)
如果你的 MongoDB 是 2.6 版本以后的,語法格式如下:
db.collection.remove(
<query>,
{
justOne: <boolean>,
writeConcern: <document>
}
)
參數說明:
- query?:(可選)刪除的文檔的條件。
- justOne?: (可選)如果設為 true 或 1,則只刪除一個文檔,如果不設置該參數,或使用默認值 false,則刪除所有匹配條件的文檔。
- writeConcern?:(可選)拋出異常的級別。
2、實例
接下來我們移除 title 為 'MongoDB 教程' 的文檔:
>db.col.remove({'title':'MongoDB 教程'})
WriteResult({ "nRemoved" : 2 }) # 刪除了兩條數據
>db.col.find()
…… # 沒有數據
如果你只想刪除第一條找到的記錄可以設置 justOne 為 1,如下所示:
>db.COLLECTION_NAME.remove({'title':'MongoDB 教程'},1)
如果你想刪除所有數據,可以使用以下方式(類似常規 SQL 的 truncate 命令):
>db.col.remove({})
>db.col.find()
原文鏈接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springsnow/p/12932070.html
相關推薦
- 2022-11-07 C++圖文并茂分析講解模板_C 語言
- 2024-03-09 【Spring Boot】實現全局異常處理
- 2023-07-04 spring boot security之前后端分離配置
- 2022-08-26 C#中WPF內存回收與釋放LierdaCracker的實現_C#教程
- 2022-10-25 詳解redis在服務器linux下啟動的相關命令(安裝和配置)_Redis
- 2022-08-17 R語言繪制corrplot相關熱圖分析美化示例及詳細圖解_R語言
- 2022-06-06 web前端實現水平垂直居中、position、relative、absolute、transform
- 2022-05-03 python中的Pytorch建模流程匯總_python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