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例:
stable_sort(words.begin(), words.end(),
[](const string& s1, const string& s2)
{ return s1.size() < s2.size(); });
class ShorterString
{
public:
bool operator()(const string& s1,const string& s2)const
{
return s1.size() < s2.size();
}
};
// 等價于
stable_sort(words.begin(), words.end(), ShorterString();
// 或者
ShorterString s;
stable_sort(words.begin(), words.end(), s;
寫一個lambda表達式之后,編譯器將該表達式翻譯為一個未命名類的未命名對象。
且lambda表達式產生的類中含有一個重載的函數調用運算符。且該函數調用運算符成員的形參列表和函數體與lambda表達式完全一樣。
此時,stable_sort的內部代碼每次比較兩個string時就會"調用"這一對象。此對象將會調用運算符的函數體,返回true or false
我們知道,lambda表達式可以捕獲變量,且分為引用捕獲和值捕獲,而當引用捕獲時,由程序負責確保lambda執行時引用所引的對象確實存在,而編譯器就會直接使用該引用,無需在lambda產生的類中將其存儲為數據成員
根據上一段話的介紹,大致也可以猜想出,若采用值捕獲的方式,被值捕獲的變量會被拷貝至lambda中。因此,這種lambda產生的類必須為每個值捕獲的變量創建對應的數據成員。 同時創建構造函數。令其使用捕獲的變量的值來初始化數據成員。
默認情況下lambda表達式不可以改變它捕獲的變量。所以重載函數調用運算符的函數默認情況下會被定義為const。
舉例:
auto wc = find_if(words.begin(), words.end(),
[sz] (const string& s) { return s.size() >= sz; } );
class Sizecomp
{
public:
Sizecomp(size_t n) :sz(n) {}
bool operator()(const string& s)const
{
return s.size() >= sz;
}
private:
size_t sz;
};
// 等價于
auto wc = find_if(words.begin(), words.end(), Sizecomp(sz));
此類無默認構造函數,因此要想使用這個類必須提供一個實參。數據成員sz對應通過值捕獲的變量。用此值捕獲變量的值來初始化該sz數據成員。
在C++11中, lambda是通過匿名的函數對象來實現的,因此我們可以把lambda看作是對函數對象在使用方式上進行的簡化。
當代碼需要一個簡單的函數,并且這個函數并不會在其他地方被使用時,就可以使用lambda來實現,此時它所起的作用類似于匿名函數。 但如果這個函數需要多次使用,并且它需要保存某些狀態的話,使用函數對象則更合適一些。
練習:編寫程序,統計一個vector<string>中元素size處于1-9的有幾個,大于等于10的有幾個
class StrLenBetween
{
public:
StrLenBetween(int m, int x) :min(m), max(x) {}
bool operator()(const string& s)const
{
return s.size() >= min && s.size() <= max;
}
private:
int min;
int max;
};
void readStr(istream& is, vector<string>& v)
{
string s;
while (is >> s)
v.push_back(s);
}
int main()
{
vector<string> vec;
readStr(cin, vec);
const int min = 1;
const int max = 10;
cout << "len 1~9 : " << count_if(vec.begin(), vec.end(), [min, max](const string& s)->bool {return s.size() >= 1 && s.size() <= 9; }) << endl;
cout << "len >= 10 : " << count_if(vec.begin(), vec.end(), [max](const string& s)->bool {return s.size() >= max; }) << endl;
cout << "len 1~9 : " << count_if(vec.begin(), vec.end(), StrLenBetween(min, max)) << endl;
return 0;
}
主函數第一個cout和第三個cout意義相同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i777777777777777/article/details/124899838
相關推薦
- 2023-06-03 C#利用后綴表達式解析計算字符串公式_C#教程
- 2022-01-17 export和export default的區別
- 2024-01-05 IDEA創建導入Maven工程時出錯Connection refused to host
- 2022-05-23 vmware增加新硬盤無需重啟即可生效的命令腳本_VMware
- 2022-08-29 教你nginx跳轉配置的四種方式_nginx
- 2024-02-28 自定義類模擬BufferedReader的readLine()功能
- 2022-08-17 解決Git推送錯誤non-fast-forward的方法_相關技巧
- 2022-07-08 Python基礎篇之字符串的最全常用操作方法匯總_python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