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引言
在 Go 語言中,表達式?foo.bar
?可能表示兩件事。如果?foo?是一個包名,那么表達式就是一個所謂的限定標識符,用來引用包?foo?中的導出的標識符。由于它只用來處理導出的標識符,bar?必須以大寫字母開頭(譯注:如果首字母大寫,則可以被其他的包訪問;如果首字母小寫,則只能在本包中使用):
package foo import "fmt" func Foo() { fmt.Println("foo") } func bar() { fmt.Println("bar") } package main import "github.com/mlowicki/foo" func main() { foo.Foo() }
這樣的程序會工作正常。但是(主函數)調用?foo.bar()
?會在編譯時報錯 ——?cannot refer to unexported name foo.bar(無法引用未導出的名稱 foo.bar)。
如果?foo?不是 一個包名,那么?foo.bar
?就是一個選擇器表達式。它訪問?foo?表達式的字段或方法。點之后的標識符被稱為?selector(選擇器)。關于首字母大寫的規則并不適用于這里。它允許從定義了?foo?類型的包中選擇未導出的字段或方法:
package main import "fmt" type T struct { age byte } func main() { fmt.Println(T{age: 30}.age) }
該程序打印:
30
選擇器的深度
語言規范定義了選擇器的?depth(深度)。讓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吧。選擇器表達式?foo.bar
?可以表示定義在?foo?類型的字段或方法或者定義在?foo?類型中的匿名字段:
type E struct { name string } func (e E) SayHi() { fmt.Printf("Hi %s!\n", e.name) } type T struct { age byte E } func (t T) IsStillYoung() bool { return t.age <= 18 } func main() { t := T{30, E{"Micha?"}} fmt.Println(t.IsStillYoung()) // false fmt.Println(t.age) // 30 t.SayHi() // Hi Micha?! fmt.Println(t.name) // Micha? }
在上面的代碼中,我們可以看到可以調用方法或者訪問定義在嵌入字段中字段。字段?t.name
?和方法?t.SayHi
?都被提升了,這是因為類型?E?嵌套在?T?的定義中:
type T struct { age byte E }
定義在類型?T?中表示字段或類型的選擇器深度為 0(譯注:表示在類型 T 中定義的字段或方法的選擇器的深度為 0)。如果字段或方法定義在嵌入(也就是 匿名)字段,那么深度等于匿名字段遍歷這樣字段或方法的數量。在上一個片段中,age?字段深度是 0,因為它在?T?中聲明,但是因為?E?是放在?T?中,name?或者?SayHi?的深度是 1。讓我們來看看更復雜的例子:
package main import "fmt" type A struct { a string } type B struct { b string A } type C struct { c string B } func main() { v := C{"c", B{"b", A{"a"}}} fmt.Println(v.c) // c fmt.Println(v.b) // b fmt.Println(v.a) // a }
- c?的深度是?
v.c
,其值為 0。這是因為字段是在?C?中聲明的 -
v.b
?中?b?的深度是 1。這是因為它的字段定義在類型?B?中,其(類型B)又嵌入在?C?中 -
v.a
?中?a?的深度是 2。這是因為需要遍歷兩個匿名字段(B?和?A)才能訪問它
有效選擇器
go 語言中有關哪些選擇器有效,哪些無效有著明確規則。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他們。
唯一性+最淺深度
當?T?不是指針或者接口類型,第一條規則適用于類型?T
?與?*T
。選擇器?foo.bar?表示字段和方法在定義了?bar?的類型?T?中的最淺深度。在這樣的深度,恰好可以定義一個(唯一的)這樣的字段或者方法源代碼:
type A struct { B C } type B struct { age byte name string } type C struct { age byte D } type D struct { name string } func main() { a := A{B{1, "b"}, C{2, D{"d"}}} fmt.Println(a) // {{1 b} {2 bsd5o550550j}} // fmt.Println(a.age) ambiguous selector a.age fmt.Println(a.name) // b }
類型嵌入的結構如下:
A / \ B C \ D
選擇器?a.name?是有效的,并且表示字段?name(B?類型內)的深度為 1。C?類型中的字段?name?是 “shadowed(淺的)”。有關?age?字段則是不同的。在深度 1 處有這樣兩個字段(在?B?和?C?類型中),所以編譯器會拋出?ambiguous selector a.age
?錯誤。
當被提升的字段或方法有歧義時,Gopher 仍然可以使用完整的選擇器。
fmt.Println(a.B.name) // b fmt.Println(a.C.D.name) // d fmt.Println(a.C.name) // d
值得重申的是,該規則也適用于?*T
?——?例子。
空指針
package main import "fmt" type T struct { num int } func (t T) m() {} func main() { var p *T fmt.Println(p.num) p.m() }
如果選擇器是有效的,但?foo?是一個空指針,那么評估?foo.bar?造成
runtime panic:panic invalid memory address or nil pointer dereference
接口
如果?foo?是一個接口類型值,那么?foo.bar?實際上是?foo?的動態值的一個方法:
type I interface { m() } type T struct{} func (T) m() { fmt.Println("I'm alive!") } func main() { var i I i = T{} i.m() }
上面的片段輸出?I'm alive!
。當然,調用不在接口的方法集合中的方法時,會產生編譯時錯誤,如
?i.f undefined (type I has no field or method f)
如果?foo?為?nil,那么它將會導致一個運行時錯誤:
type I interface { f() } func main() { var i I i.f() }
這樣的程序將會因為錯誤?panic: runtime error: invalid memory address or nil pointer dereference
?而崩潰。
這和空指針情況類似,而且由于諸如沒有值賦值和接口零值為?nil?而發生錯誤。
一個特殊情況
除了到現在為止關于有效選擇器的描述外,這還有一個場景:假設這里有一個命名指針類型:
type P *T
類型?P?的方法集不包含類型?T?的任何方法。如果有類型?P?的變量,則無法調用任何?T?的方法。但是,規范允許選擇類型?T?的字段(非方法)源代碼:
type T struct { num int } func (t T) m() {} type P *T func main() { var p P = &T{num: 10} fmt.Println(p.num) // p.m() // compile-time error: p.m undefined (type P has no field or method m) (*p).m() }
p.num
?在 hood 下被轉化為?(*p).num
。
在 hood 下
如果你對選擇器朝朝和驗證的實際實現感興趣的話,請查看?selector?和?LookupFieldOrMethod?函數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studygolang.com/articles/14628?fr=sidebar
相關推薦
- 2022-07-15 python向量化與for循環耗時對比分析_python
- 2023-03-16 numpy如何獲取array中數組元素的索引位置_python
- 2021-12-09 C語言求兩個正整數的最大公約數示例代碼_C 語言
- 2023-08-12 thinkadmin 單頁面多個富文本初始化
- 2022-03-18 .Net使用分表分庫框架ShardingCore實現多字段分片_實用技巧
- 2022-08-19 React組件通信
- 2023-03-03 C語言malloc與calloc區別詳解_C 語言
- 2023-02-01 Python中使用zip函數的七重境界解析_python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