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CAPL:回調函數
CAPL是一種程序語言,其中程序塊的執行由事件控制。 這些程序塊被稱為事件程序。在事件程序中定義的程序代碼在事件發生時執行。換句話說,事件程序就是事件函數,當事件函數關聯的事件被觸發時,會自動執行此事件函數函數體。事件函數也稱為回調函數
事件函數的標志就是關鍵字on,比如:
- on key 表示當鍵盤按下小寫字母a時觸發此事件函數執行
- on message 表示當接收到消息時觸發此事件函數執行
- on start 表示當canoe軟件運行時觸發此事件函數執行
- on sysvar 表示系統變量值發生改變時觸發此事件函數執行
還有很多此類函數,你可以通過在capl文件的左側的導航欄里右擊插入不同類型的事件函數
事件函數的作用是什么?
就是在程序運行期間,可以隨時監控某種事件的發生,執行對應的操作。比如你想在can總線上監測收到can消息0x11時獲取can消息數據,就可以使用on message 0x11
on message 0x11
{
byte msg_bytes[8];
int i;
for(i=0;i<8;i++)
{
msg_bytes[i] = this.byte(i);
}
}
那為什么把它稱為回調函數呢?
可能是雖然主程序里的代碼在從上往下按順序在執行,但是在這期間只要觸發事件函數的條件發生改變,就會“回頭”執行事件函數。當然,主程序和事件函數是異步執行
這里有一些注意事項:
Simulation Setup仿真界面插入的Network Node網絡節點,加載的capl腳本是沒有主程序MainTest的
Test Modules和Test Units加載的capl腳本,是不允許使用system類型的事件函數的
Python:回調函數
python執行回調函數,是在調用某個函數時,把回調函數指針當作參數傳入要調用的函數中,在函數內部調用回調函數
def OnEvent_1():
print("callback up")
def TriggerFunc(fn):
fn()
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:
TriggerFunc(OnEvent_1)
在執行TriggerFunc()時,通過傳入OnEvent_1()函數指針作為參數,在TriggerFunc()函數體內部調用OnEvent_1()實現回調
所以,OnEvent_1()函數是回調函數,執行TriggerFunc()函數就可以看作觸發回調函數的條件
這里有兩個注意點:
函數指針是指向函數的指針變量,用函數名表示,不能有括號“()”
調用函數時函數名必須有括號“()”才能調用
capl中的事件函數,有幾個特點:
- 函數體和觸發條件定義明確
- 無限循環監測觸發條件是否觸發
- 和主函數異步執行
所以在python中想實現這些特點,可以這樣:
import time
import threading
def OnEvent_1(): # 事件函數1
print("OnEvent_1 up")
def OnEvent_2(): # 事件函數2
print("OnEvent_2 up")
class RegistEvents(): # 全局變量,存入事件函數指針和對應的觸發條件
registEvents = {} # 存入key:value,key是事件函數指針,value是觸發此事件函數的條件
def TriggerFunc(): # 異步函數,用來監測觸發條件是否觸發,如果觸發就執行對應的函數
currentRegistEvents = {} # 當前的事件和對應條件存入這里
for event in RegistEvents.registEvents.keys():
currentRegistEvents[event] = RegistEvents.registEvents[event]
while True:
time.sleep(0.01)
for event in RegistEvents.registEvents.keys():
if currentRegistEvents[event] != RegistEvents.registEvents[event]:
event()
currentRegistEvents[event] = RegistEvents.registEvents[event]
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:
RegistEvents.registEvents[OnEvent_1] = 0 # 對事件函數OnEvent_1和它的條件進行委托
RegistEvents.registEvents[OnEvent_2] = 0 # 對事件函數OnEvent_2和它的條件進行委托
t = threading.Thread(target = TriggerFunc) # 對監測觸發條件的函數創建線程,異步執行
t.start()
time.sleep(1)
RegistEvents.registEvents[OnEvent_1] = 1 # 觸發條件本來是0,現在設置為1
RegistEvents.registEvents[OnEvent_2] = 1
time.sleep(1)
RegistEvents.registEvents[OnEvent_1] = 2 # 觸發條件本來是1,現在設置為2
RegistEvents.registEvents[OnEvent_2] = 2
由于python中并沒有像capl中那樣對不同類型觸發的事件函數進行定義(on key/on message等),所以這里我們可以借鑒c sharp語言中的委托,定義委托,然后注冊事件,最后執行
這里用一個字典來注冊(存入)事件和對應的觸發條件,key是事件函數指針,value是觸發條件(其實是事件函數指針關聯的一個值)
為什么不是key是觸發條件,value是函數指針呢?
因為事件函數的觸發條件需要改變,而字典中的key寫入后是無法改變的,但是value是可以改變的,所以value作為觸發條件會更好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jz110201/article/details/126182532
相關推薦
- 2023-07-09 【elementplus】解決el-table開啟show-overflow-tooltip后,to
- 2022-10-04 Linux行處理工具之grep?正則表達式詳解_正則表達式
- 2022-02-11 g2繪制點圖,鼠標移入點上出現tooltip,對應的label消失
- 2022-03-23 C語言?scanf的工作原理詳解_C 語言
- 2022-07-20 C語言深入探究直接插入排序與希爾排序使用案例講解_C 語言
- 2022-08-17 windows?server2008?開啟端口的實現方法_win服務器
- 2022-08-17 React-Route6實現keep-alive效果_React
- 2022-02-25 commons-fileupload文件上傳的時候寫入圖片無數據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