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線性查找,肯定是以線性的方式,在集合或數組中查找某個元素。
通過代碼來理解線性查找
什么叫"線性"?還是在代碼中體會吧。
首先需要一個集合或數組,如何得到呢?就生成一個固定長度的隨機數組吧。然后輸入一個查找key,如果找到就返回元素的索引,沒找到就返回-1,就這么簡單。
class Program
{
private static int[] arr;
private static Random r = new Random();
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
{
SeedData(10);
ShowArray();
Console.WriteLine("\n");
Console.WriteLine("請輸入要查找的整型數");
var temp = Convert.ToInt32(Console.ReadLine());
Console.WriteLine("您要查找的{0}所在的位置是{1}", temp, LinearSearch(temp));
Console.ReadKey();
}
//線性查找
private static int LinearSearch(int key)
{
for (int i = 0; i < arr.Length; i++)
{
if (arr[i] == key) return i; //找到就返回索引
}
return -1;//如果沒找到就返回-1
}
//數組的種子數據
private static void SeedData(int size)
{
arr = new int[size];
for (int i = 0; i < size; i++)
{
arr[i] = r.Next(1, 100);
}
}
//打印數組的所有元素
private static void ShowArray()
{
foreach (var item in arr)
{
Console.Write(item + " ");
}
}
}
以上,我們自己可以定義什么叫"線性查找"了。就是說,當我們輸入一個查找的key,是按順序依次查找集合中的每個元素(實際是通過循環遍歷),如果找不到就返回一個值,比如-1,如果找到就返回該元素的索引位置。
時間復雜度
線性查找只是查找的一種最簡單的算法,還有其它相對復雜的算法。如何來衡量各種算法的效率呢,答案是用"時間復雜度"來衡量的。任何的概念來源于實踐,并不是憑空產生的,"時間復雜度"也一樣。
O(1)
假設一個數組中有10個元素,需要比較第一個元素是否等于第二個元素,算法只需要運行一次就可以得出結果。如果數組中有100個元素呢?算法還是運行一次就得到結果。于是,人們就想:算法的運行和數組大小沒有關系,就把這種算法叫做"常量運行時間"吧。但還不夠直觀,用什么圖形表示呢?人們想出就用O(1)來表示吧。
O(1)雖然很直觀,但很容易產生歧義。有些人認為:只有算法運行一次,并且運行的次數不隨數組大小改變,就可以用O(1)表示了。這是很明顯的"望文生義"。O(1)更準確的解釋是:算法的運行次數是一個常量,不會隨著數組大小而改變。
O(n)
生活的精彩來自多樣性。假設一個數組中還是10個元素,需要比較第一個元素是否等于數組中任何其它元素,算法需要運行9次。如果數組中有100個元素呢,算法需要運行99次,也就是n-1次,算法運行的次數隨著n的不同而發生改變。人們把這種算法寫成O(n),1可以忽略不計,讀成"n階"。
O(n2)
假設還有一種算法,需要比較數組中的任何元素于其它元素是否相等。第一個元素,需要和后面n-1個元素比較,第二個元素需要和除了第一個元素之外的其后面n-2個元素比較......也就是:(n-1) + (n-2) + ... + 2 + 1,這個公式用筆在紙上簡單推算一下,還可以提煉為n2/2-n/2,隨著n的增大,常量因子可以忽略,寫成O(n2),稱為"平方運行時間",讀成"n2階"。
當n是幾萬,O(n2)算法在今天每秒運行幾十億次的個人計算機上,不會有明顯的性能影響。但如果n變成幾百萬,就要求幾萬億次計算,這樣可能要幾個小時來執行。更有甚者,如果n變成幾十億,計算需要幾十年來完成。所以,每種算法都有它的適用范圍。
現在,可以稍微完整地定義"時間復雜度"了,它是一個函數,定量描述了算法的運行時間。時間復雜度是在最壞情況下的時間復雜度。
常見的時間復雜度有:
- O(1), 常數階,比如Hash表的查找
- O(log2n),對數階,比如二分查找
- O(n),線性階
- O(nlog2n),線性對數階,比如快速排序的平均復雜度
- O(n^2),平方階,比如冒泡排序
- O(n^3),立方階,比如求最短路徑的Floyd算法
- O(n^k),k次方階
- O(2^n),指數階,比如漢諾塔
什么是算法
是解決特定問題求解步驟的描述。在計算機中表現為指令的有限序列,并且每條指令表示一個或多個操作。
sum = 1 + 2 + 3 + ... + 100
sum = 100 + 99 + 98+ ... + 1
2*sum = 101*100 = 10100
sum = 5050
以上就是針對1到100求和的算法。對,是在18世紀,一個德國的小村莊,一個叫高斯的小孩想出來的,就這么神奇!
原文鏈接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darrenji/p/3870765.html
相關推薦
- 2022-09-04 Redis分布式鎖解決秒殺超賣問題_Redis
- 2022-07-15 Android?Camera開發實現可復用的相機組件_Android
- 2022-10-04 Android系統優化Ninja加快編譯_Android
- 2022-07-15 Python計算圖片數據集的均值方差示例詳解_python
- 2024-03-22 【IDEA】@RequestMapping與@GetMapping、@PostMapping的區別
- 2022-07-06 c#?模擬串口通信?SerialPort的實現示例_C#教程
- 2022-03-22 C++類的定義與實現_C 語言
- 2022-11-01 詳解C++中函數模板的定義與使用_C 語言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