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前言
Golang中當程序發生致命異常時(比如數組下標越界,注意這里的異常并不是error),Golang程序會panic(運行時恐慌)。當程序發生panic時,程序會執行當前棧中的defer 函數列表。然后打印引發panic的具體信息,最后進程退出,本篇文章我們一起探討Golang中的panic以及如何利用defer 和 recover 來恢復這種致命的異常
分析造成panic堆棧信息
func main() { ?? ?f1() ?? ?fmt.Println("main func end") } func f1() { ?? ?fmt.Println("func f1 start") ?? ?arr := []int{} ?? ?fmt.Println(arr[10]) ?? ?fmt.Println("func f1 end") }
上述代碼中,我在main函數(主協程)中調用了f1函數,在調用完該函數后,我打印了「main func end」,程序如果正常執行的話會輸出
func f1 start
func f1 end
main func end
很明顯我們可以看出 f1 函數中,切片arr是沒有索引為10的元素的,這個時候程序運行時會造成panic,下面是程序panic時,console打印的堆棧信息
func f1 start
panic: runtime error: index out of range [10] with length 0
goroutine 1 [running]:
main.f1()
/Users/carlos/go/src/test/demo01.go:15 +0x78
main.main()
/Users/carlos/go/src/test/demo01.go:8 +0x20
Process finished with the exit code 2
我們從堆棧中可以發現:
程序會在造成panic所處的位置終止
我們可以看到錯誤信息中只輸出了 func f1 start
產生panic的原因
panic: runtime error: index out of range [10] with length 0
是哪里造成的panic
goroutine 1 [running] // 運行該程序的協程
main.f1()
/Users/carlos/go/src/test/demo01.go:15 +0x78 // f1 函數,當前demo01文件的低15行
main.main()
/Users/carlos/go/src/test/demo01.go:8 +0x20 // main 函數,當前文件的弟8行
從上面的panic詳情我們可以看出,錯誤鏈是通過棧的形式展現出來的(mian函數先調用,然后在mian中調用f1),所以大家以后在程序發生panic時查看堆棧信息時可以先看最上層的錯誤,因為這里是造成panic的根本原因
如何恢復panic造成的程序崩潰
Golang中提供了recover函數用來恢復因panic造成的程序崩潰。recover函數有一個返回值來告訴我們panic產生的具體原因。下面我們通過代碼來進行演示
func main() { ?? ?f1() ?? ?r := recover() ?? ?fmt.Printf("%s \n", r) ?? ?fmt.Println("main func end") } func f1() { ?? ?fmt.Println("func f1 start") ?? ?arr := []int{} ?? ?fmt.Println(arr[10]) ?? ?fmt.Println("func f1 end") }
上述代碼中我只是在調用f1函數的下一行調用了recover函數,這樣一來我們的理想狀態了能夠恢復程序,讓程序執行完main函數中剩下的代碼(打印panic信息,最后打印 main func end),當我們運行該程序的時候發現recover并沒有起到作用,這是因為當f1造成panic時,f1下方的recover函數根本沒有機會執行。
下面我將上述代碼進行一個簡單的改造:
func main() { ?? ?defer func() { ?? ??? ?fmt.Println("defer func start") ?? ??? ?if r := recover(); r != nil { ?? ??? ??? ?fmt.Printf("%s \n", r) ?? ??? ?} ?? ??? ?fmt.Println("defer func end") ?? ?}() ?? ?f1() ?? ?fmt.Println("main func end") } func f1() { ?? ?fmt.Println("func f1 start") ?? ?arr := []int{} ?? ?fmt.Println(arr[10]) ?? ?fmt.Println("func f1 end") }
輸出
func f1 start
defer func start
runtime error: index out of range [10] with length 0?
defer func end
上述代碼中,我只是在main函數最開頭添加了一個defer 函數,并在該函數中調用了recover函數。注意,我們在文章的最開頭已經說明了,當程序發生panic時,程序會依次執行棧中的defer函數(關于defer函數請閱讀官網描述)。所以當前程序發生panic時在進程退出之前會走到defer函數中執行recover函數,recover函數會恢復當前進程并打印錯誤信息。
這里我需要特別提醒你一點,最好將defer語句寫在函數的最前面。如果上述例子我將f1的調用寫在defer函數之前,你會發現recover函數還是沒有執行
func main() { ?? ?f1() ?? ?defer func() { ?? ??? ?fmt.Println("defer func start") ?? ??? ?if r := recover(); r != nil { ?? ??? ??? ?fmt.Printf("%s \n", r) ?? ??? ?} ?? ??? ?fmt.Println("defer func end") ?? ?}() ?? ?fmt.Println("main func end") }
這是因為f1造成panic時,defer函數根本就沒有壓入函數調用棧中。
何時使用panic
當你的項目中特別依賴一些組件時,比如一些web項目中經常會在進程啟動之前初始化一些mysql,mq句柄。這些實例對業務來說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當這些實例初始化失敗時我們可以直接讓當前程序panic(手動panic),然后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。這樣總比你帶著問題上線后,然后一批流入打入進來,客戶端瘋狂報錯要好
Golang中手動調用panic:
func main() { ?? ?initMysql() } func initMysql() { ?? ?panic("init mysql failed") // panic可以接收一個interface類型的參數 }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qq_16077549/article/details/124077545
相關推薦
- 2022-04-20 教你python?中如何取出colomap部分的顏色范圍_python
- 2022-11-29 詳解Go語言設計模式之單例模式_Golang
- 2022-10-15 Golang官方限流器庫實現限流示例詳解_Golang
- 2022-04-26 Swift踩坑實戰之一個字符引發的Crash_Swift
- 2023-01-05 基于Go語言實現冒泡排序算法_Golang
- 2023-03-26 react組件實例屬性props實例詳解_React
- 2022-10-14 nginx gzip 壓縮配置
- 2022-03-31 QT實現單詞檢索軟件的示例代碼_C 語言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