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雙鏈表
雙鏈表 (Doubly Linked List),每個節點持有一個指向列表前一個元素的指針,以及指向下一個元素的指針。
雙向鏈表的節點中包含 3 個字段:
- 數據域
Value
- 一個
Next
指針指向雙鏈表中的下一個節點 - 一個
Prev
指針,指向雙鏈表中的前一個節點
結構體如下:
type Node struct { Prev *Node Value int Next *Node }
實際應用: 音樂播放器的播放列表,使用雙向鏈表可以快速訪問上一個歌曲和下一首歌曲。
創建節點
func CreateNewNode(value int) *Node { var node Node node.Next = nil node.Value = value node.Prev = nil return &node }
雙鏈表遍歷
雙向鏈表的遍歷與單鏈表的遍歷類似。我們必須首先檢查一個條件:鏈表是否為空。這有助于將開始指針設置在適當的位置。之后我們訪問每個節點直到結束。
func TraverseDoublyLinkedList(head *Node) { if head == nil { fmt.Println("-> Empty list!") return } for head != nil { if head.Next != nil { fmt.Printf("%d <-> ", head.Value) } else { fmt.Printf("%d ", head.Value) } head = head.Next } fmt.Println() }
為了測試,我們的完整代碼:
package main import "fmt" type Node struct { Prev *Node Value int Next *Node } func CreateNewNode(value int) *Node { var node Node node.Next = nil node.Value = value node.Prev = nil return &node } func TraverseDoublyLinkedList(head *Node) { if head == nil { fmt.Println("-> Empty list!") return } for head != nil { if head.Next != nil { fmt.Printf("%d <-> ", head.Value) } else { fmt.Printf("%d ", head.Value) } head = head.Next } fmt.Println() } func main() { // 1 <-> 2 <-> 3 <-> 4 <-> 5 head := CreateNewNode(1) node_2 := CreateNewNode(2) node_3 := CreateNewNode(3) node_4 := CreateNewNode(4) node_5 := CreateNewNode(5) head.Next = node_2 node_2.Prev = head node_2.Next = node_3 node_3.Prev = node_2 node_3.Next = node_4 node_4.Prev = node_3 node_4.Next = node_5 TraverseDoublyLinkedList(head) }
運行該程序:
$ go run main.go 1 <-> 2 <-> 3 <-> 4 <-> 5
擴展功能
可以為雙鏈表擴展其他功能,讀者可以思考如何實現
鏈表長度
func size(head *Node) int { if head == nil { fmt.Println("-> Empty list!") return 0 } count := 0 for head != nil { count++ head = head.Next } return count }
運行程序:
$ go run main.go 1 <-> 2 <-> 3 <-> 4 <-> 5 雙鏈表的長度: 5
插入
一個新節點可以很容易地插入到雙向鏈表中。我們只需要設置指針 prev_node 和 next_node 小心地將 prev_node 和 next_node 節點與適當的指針鏈接起來。
如果要在節點 n1 和 n3 之間插入節點 n2,則應將 n2 的指針 prev_node 設置為 n1,將 n2 的指針 next_node 設置為 n3。
雙向鏈表中的插入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完成:
- 在節點之間插入
- 在雙鏈表開頭插入
- 插入一個空鏈表
- 在雙鏈表末尾插入
刪除
在雙向鏈表中可以很容易地刪除節點。我們只需要將指針 prev_node 和 next_node 邏輯設置為節點。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刪除節點:
- 刪除最后的節點
- 刪除第一個節點
- 在節點之間刪除
反轉雙鏈表
假設我們有四個節點 n1、n2、n3 和 n4
反轉的步驟如下:
- 指針 head 指向最后一個節點 n4
- 由于 n4 現在是第一個節點,它的 prev_node 指針必須為 NULL
- 節點 n1 是最后一個節點,因此它的 next_node 必須為 NULL
- n4 的指針 next_node 指向 n3,n3 的 next_node 指向 n2,n2 的 next_node 指向 n1
- n1 的指針 prev_node 指向 n2,n2 的 prev_node 指向 n3,n3 的 prev_node 指向n4
總結
與單鏈表相比,雙鏈表具有多樣性,可以從任何方向遍歷雙向鏈表,從而更方便的插入和刪除元素。
但是為了維護每個節點的指針,會多一些額外的開銷。
參考鏈接:
- Doubly Linked List in Go (Golang)
- Doubly Linked List (With code) (programiz.com)
原文鏈接:https://juejin.cn/post/7135829491124797453
相關推薦
- 2023-01-28 Python多線程與同步機制淺析_python
- 2023-01-02 C語言刪除輸入字符串中的空格示例代碼_C 語言
- 2022-09-26 ASP.NET?Core?6最小API中使用日志和DI示例詳解_ASP.NET
- 2022-05-17 springcloudgateway轉發websocket異常解決
- 2022-01-13 Vite2+TS+el3獲取DOM元素設置類型并進行表單校驗
- 2022-04-09 如何利用python提取字符串中的數字_python
- 2021-12-06 Gin框架之參數綁定的實現_Golang
- 2022-04-19 C#使用CancellationTokenSource?取消?Task的方法_C#教程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