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template 概述
最近在做腳手架相關的內容, 研究了一下 Go 的 text/template
包, 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下 template 的基本原理.
在 Golang 的標準庫中, 有兩個和 template 有關的包, 一個是 html/template
, 另外一個是 text/template
, 這兩個包的主要區別是 html 版本加入了很多對 js字符串 和 html標簽 的處理, 下面我們主要用 text/template
作為案例說明.
解析流程
首先, 無論是使用 template.Parse()
還是 template.New()
都會創建一個 *Template
對象, 用來管理整個處理流程.
模板處理主要分為兩個階段, 第一個階段是parse
階段, 在這個階段, 會把讀入的數據, 不論是從文件讀入還是直接從字符串讀取的內容, 統一解析成節點樹, 第二個階段是 execute
階段, 在這個階段, 會把傳進來的變量解析到節點樹上, 生成最終的輸出流, 然后寫入到 io.Writer
中.
下邊我們看一段簡單的 使用template 的代碼
package main import ( "os" "text/template" ) var templateStr = ` package main func main() { fmt.Println("Hello, {{.Name}}!") } ` func main() { // 創建template對象 t := template.New("demo") // 解析模板內容 parse, err := t.Parse(templateStr) if err != nil { panic(err) } // 執行解析 data := map[string]string{"Name": "World"} err = parse.Execute(os.Stdout, data) if err != nil { panic(err) } }
運行后可以看到輸出:
package main func main() { fmt.Println("Hello, World!") }
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下執行過程:
template.New
創建了一個template對象
// src/text/template/template.go type Template struct { name string *parse.Tree *common leftDelim string rightDelim string }
Parse階段
其中 *parse.Tree
只在 html/template
中使用, 表示解析完成的模板, *common
里包含了解析過程中所有輸入的模板, 用一個 map
存儲, 之所以使用map, 是因為 template 支持 {{define block}}
這種嵌套模板, 每一個模板快都會被解析成一個 Template對象, 然后放到這個map里, 供模板之間引用. 下面我們重點看下, 每個模板解析完之后生成的 parse.Tree
.
上邊的代碼生成的模板對象 t
包含的map只有一個元素, 元素的 Root
屬性(即parse之后生成的 parse.Tree
), 會有三個節點.
其中 TextNode
直接存儲了文本, ActionNode
會解析出 .Name
變量, 將文本字符串解析成為 parse.Tree
對象之后, Parse階段就執行結束了, 接下來就是 Execute 階段.
Execute階段
// src/text/template/exec.go func (t *Template) Execute(wr io.Writer, data any) error { return t.execute(wr, data) } func (t *Template) execute(wr io.Writer, data any) (err error) { defer errRecover(&err) // 使用反射解析傳入的參數 value, ok := data.(reflect.Value) ... state := &state{ tmpl: t, wr: wr, vars: []variable{{"$", value}}, } ... // 遍歷節點 state.walk(value, t.Root) return }
Execute階段開始的時候, 會先反射傳入的 data, 用來解析模板內的變量, 接下來遍歷模板的Root
也就是從節點樹的根開始遍歷處理每個節點, 這里使用了遞歸的方式.
// src/text/template/exec.go func (s *state) walk(dot reflect.Value, node parse.Node) { s.at(node) switch node := node.(type) { case *parse.ActionNode: val := s.evalPipeline(dot, node.Pipe) if len(node.Pipe.Decl) == 0 { s.printValue(node, val) } ... case *parse.ListNode: // 循環遍歷節點, 遞歸 for _, node := range node.Nodes { s.walk(dot, node) } ... case *parse.TextNode: if _, err := s.wr.Write(node.Text); err != nil { s.writeError(err) } ... }
我們看下 ActionNode
和 TextNode
的處理
- ActionNode
ActionNode
在Parse階段生成語法樹, 在Execute階段分為兩步處理, 第一步, 是解析語法樹, 把對應的變量替換成實際的值, 對應方法evalPipeline()
, 第二步是把生成的結果輸出, 對應了代碼printValue()
- TextNode
TextNode
就很簡單了, 直接把Node存儲的文本原封不動的打印, 直接使用了Write()
方法寫入
節點遍歷完成之后, 所有的文本已經都輸出到 io.Writer
中, 模板執行結束.
至此, 整個流程完成.
小結
text/template
的解析過程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:
- Parse階段
在這個階段, 輸入內容經歷了從 template.Template
到 parse.NodeList
再到 parse.Node
幾個步驟, 將純文本變成了可以統一處理的節點, 方便后續操作
- Execute階段
遍歷全部的 parse.Node
, 根據不同的規則把每個node的內容處理過之后, 輸出到 io.Writer
里, 完成執行
原文鏈接:https://juejin.cn/post/7139543557995495437
相關推薦
- 2022-01-06 ruoyi中生成的代碼表單,如果添加上傳功能-模板下載功能
- 2022-04-23 python中的迭代器,生成器與裝飾器詳解_python
- 2022-09-12 關于Rsa?Public?Key?not?Find的問題及解決_數據庫其它
- 2022-11-05 Android?Jetpack組件中LifeCycle作用詳細介紹_Android
- 2022-04-01 exception occurred during ITK-SNAP startup itk-sn
- 2022-12-10 C語言中的結構體快排算法_C 語言
- 2022-07-30 centos 創建python虛擬環境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
- 2023-04-03 go語言之美迅速打rpm包實現詳解_Android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