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1. tqdm的介紹
有時候在使用Python處理比較耗時操作的時候,為了便于觀察處理進度,這時候就需要通過進度條將處理情況進行可視化展示,以便我們能夠及時了解情況。
tqdm就能非常完美的支持和解決這些問題,可以實時輸出處理進度而且占用的CPU資源非常少,支持windows、Linux、mac等系統,支持①循環處理、②多進程、③遞歸處理、還可以結合Linux的命令來查看處理情況,等進度展示。
1.1 tqdm導入
# 方法1 import tqdm # 方法2 from tqdm import tqdm
建議使用方法1,因為方法1導入的是一個lib,而方法2導入的是
tqdm.tqdm
方法
使用方法2導入就沒辦法使用tqdm.trange()
等方法了
2. tqdm.tqdm()對可迭代對象進行封裝
2.1 語法
# 方法1 for i in tqdm.tqdm(可迭代對象): pass # 方法2 for idx, i in enumerate(tqdm.tqdm(可迭代對象)): pass
對于可以迭代的對象都可以使用tqdm進行封裝實現可視化進度,使用起來非常方便。
2.2 例子
import tqdm import time # 定義一個可迭代對象 a = [1, 2, 3, 4, 5, 6, 7, 8, 9, 10] # 正常的遍歷(沒有進度條) for idx, element in enumerate(a): print(f"No.{idx}: {element}") # 使用tqdm對可迭代對象進行包裝,實現進度條可視化 for idx, element in enumerate(tqdm.tqdm(a)): time.sleep(0.5) print(f"No.{idx}: {element}")
結果如下:
Q:為什么結果會一直新建一行?
A:這是因為每次的print內容都不一樣,為了能夠顯示新的內容,所以會這樣。
我們看下面這個程序,它因為沒有控制臺輸出,所以進度條就很正常。
2.3 帶有參數的tqdm.tqdm()
Q:進度條可以加一些其他信息嗎?
A:當然可以,需要對tqdm進行一些參數調整
@staticmethod def format_meter(n, total, elapsed, ncols=None, prefix='', ascii=False, unit='it', unit_scale=False, rate=None, bar_format=None, postfix=None, unit_divisor=1000, initial=0, colour=None, **extra_kwargs):
- iterable: 可迭代的對象, 在?動更新時不需要進?設置
- desc: 字符串, 左邊進度條描述?字
- total: 總的項?數
- leave: bool值, 迭代完成后是否保留進度條
- file: 輸出指向位置, 默認是終端, ?般不需要設置
- ncols: 調整進度條寬度, 默認是根據環境?動調節長度, 如果設置為0, 就沒有進度條, 只有輸出的信息
- unit: 描述處理項?的?字, 默認是it, 例如: 100 it/s, 處理照?的話設置為img ,則為 100 img/s
- unit_scale: ?動根據國際標準進?項?處理速度單位的換算, 例如 100000 it/s >> 100k it/s
- colour: 進度條顏色
2.3.1 例子1
import tqdm import time d = {'loss':0.2,'learn':0.8} """ desc設置名稱 ncols設置進度條長度 -> 建議設置在100以內 postfix以字典形式傳入詳細信息 """ for i in tqdm.tqdm(range(50),desc='名稱',ncols=100,postfix=d): time.sleep(0.1) pass
其中
xxxit/s
表示每秒迭代的次數
2.3.2 例子2
import tqdm import time iter_object = range(10, 21) pbar = tqdm.tqdm(iter_object, total=len(iter_object), leave=True, ncols=100, unit="個", unit_scale=False, colour="red") for idx, element in enumerate(pbar): time.sleep(0.5) pbar.set_description(f"No.{idx}") pbar.set_postfix({"正在處理的元素為": element})
3. 自定義進度條顯示信息
Q:我就是想print一些東西,可以嗎?
A:當然可以,tqdm提供了兩個個方法:
- set_description()
- ???????set_postfix()
這兩個方法就類似于print,可以在進度條中顯示一些變動的信息
3.1 例子1
import tqdm import time # 在使用set_description時一般會創建一個tqdm.tqdm()對象 pbar = tqdm.tqdm(["a", "b", "c", "d", "e", "f", "g"]) for idx, element in enumerate(pbar): time.sleep(1) pbar.set_description(f"No.{idx}: {element}")
3.2 例子2
import tqdm import time import random epochs = 150 # 在使用set_description()和set_postfix()時一般會創建一個tqdm.tqdm()對象 pbar = tqdm.tqdm(range(epochs), ncols=100) # ncols設置進度條顯示的字符長度,小了就顯示不全了 for idx, element in enumerate(pbar): time.sleep(0.01) pbar.set_description(f"Epoch {idx}/{epochs}") pbar.set_postfix({"class": element}, loss=random.random(), cost_time = random.randrange(0, 100))
3.3 兩種方法傳參注意事項
set_description
和set_postfix
都用的kwargs傳參,所以我們可以:
- 用字典傳參 -> pbar.set_postfix({"key_1": "value_1", ...})
- 直接用關鍵字傳參 -> pbar.set_postfix(key_1 = value_1, key_2 = value_2, ...)
- 混著用 -> pbar.set_postfix({"key_1": value_1, "key_2": value_2, ...}, key_3 = value_3, ...)
4. tqdm內置生成可迭代對象方法 —— trange()
除了tqdm.tqdm(range(xxx))
這樣的寫法外,tqdm也提供了類似的方法,即tqdm.trange(xxx)
,例子如下:
import tqdm import time pbar = tqdm.trange(300, 400, 1) for idx, element in enumerate(pbar): time.sleep(0.01) pbar.set_description(f"No.{idx} -> {element}")
5. 自定義方法更新進度
有時候我們不僅僅是通過一個for訓練來更新進度條,我們也希望在做完某些操作后更新一次進度條,代碼如下:
import tqdm import time with tqdm.tqdm(total=10) as bar: # total為進度條總的迭代次數 # 操作1 time.sleep(1) # 更新進度條 bar.update(1) # bar.update()里面的數表示更新的次數,和optimizer.step方法類似 # 操作2 time.sleep(2) # 更新進度條 bar.update(3) # 操作3 time.sleep(1) # 更新進度條 bar.update(6) # 建議不要超過total
參考
- https://www.jb51.net/article/218860.htm
- https://www.jb51.net/article/166648.htm
- https://blog.csdn.net/qq_41554005/article/details/117297861
總結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44878336/article/details/124894210
相關推薦
- 2022-10-17 Go如何優雅的使用字節池示例詳解_Golang
- 2022-05-14 Python學習之裝飾器與類的裝飾器詳解_python
- 2023-07-04 spring boot security之前后端分離配置
- 2024-01-05 使用idea構建父子類springboot項目教程
- 2022-05-25 Properties與ResourceBundle的基本使用以及區別
- 2022-05-10 ioc基于注解方式
- 2022-02-22 電腦鍵盤注冊表已損壞導致無法輸入信息的修復方式
- 2022-01-17 在日常前端開發工作中,需要養成哪些比較好的習慣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