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Python os 模塊
os是“operating system”的縮寫,os模塊提供各種 Python 程序與操作系統進行交互的接口,使用os模塊,一方面可以方便地與操作系統進行交互,另一方面頁可以極大增強代碼的可移植性
注意 一定要使用 import os 而不是 from os import * 。這將避免內建的 open() 函數被 os.open() 隱式替換掉,因為它們的使用方式大不相同。
os模塊的常用操作
import os
os.getcwd() 獲取當前工作路徑
os.getcwd()
os.chdir() 切換工作路徑
# 將工作目錄切換到'D:/Pycharm' os.chdir('D:/Pycharm') print(os.getcwd()) #D:\Pycharm
os.environ 獲取所有的環境變量,
os.environ
os.getlogin()返回通過控制終端進程進行登錄的用戶名
os.getlogin()
os.name 返回python運行的環境系統
os.name ''' 返回值的意思 posix Linux 和 Mac OS nt Windows java Java 虛擬機環境 '''
- os.mkdir 創建一個新的文件價夾,不能創建多級的文件夾
當文件夾已經存在時會報錯FileExistsError
創建多級的文件夾會報錯FileNotFoundError
# 在當前目錄下創建一個名為test的文件夾 os.mkdir('test') # 報錯內容 # FileExistsError: [WinError 183] 當文件已存在時,無法創建該文件。: 'test'
- os.makedirs() 創建多級目錄
# 創建a文件夾,并且在a文件夾下創建b文件夾 os.makedirs('a/b')
- os.rmdir() 刪除空文件夾
如果如果刪除的文件夾非空OSError: [WinError 145] 目錄不是空的。'filename'
# 刪除文件夾a os.rmdir('a')
- os.removedirs() 遞歸刪除目錄。
工作方式類似于 rmdir(),不同之處在于,如果成功刪除了末尾一級目錄,removedirs() 會嘗試依次刪除 path 中提到的每個父目錄,直到拋出錯誤為止(但該錯誤會被忽略,因為這通常表示父目錄不是空目錄)
# 刪除文件夾 文件夾 a及子文件夾b os.removedirs('a/b')
- os.remove() 刪除文件
# 刪除文件a.txt os.remove('a.txt')
- os.rename(src, dst) 將文件或路徑(文件夾)重命名,以及移動文件夾
src 原路徑,dst修改后的命名
只能重命名原路徑 src
最后的路徑或文件的名字,中間路徑都必須要存在,否則就會拋出FileNotFoundError
# 將文件名b修改成文件名c os.rename('a/b','a/c') # 文件目錄: a/c c文件夾是a文件夾的子文件夾 # 將文件c移動到和a同級目錄下 os.rename('a/c','c') # 文件目錄: a/c c文件夾是a文件夾的子文件夾 # 將文件c移動到和a同級目錄下并改名為'newname' os.rename('a/c','newname') # 文件目錄: a/c/w.txt # 將文件w.txt修改成ww.txr os.rename('a/c/w.txt','a/c/ww.txt') # 同樣也可以移動文件并重名的方式一樣,用法和移動文件并重名的方式一樣
os.renames(old, new)遞歸重命名目錄或文件。工作方式類似 rename(),除了會首先創建新路徑所需的中間目錄。重命名后,將調用 removedirs() 刪除舊路徑中不需要的目錄。
# 重命名可以重命名中間路徑(實際上是,先新建新的目錄,然后判斷原目錄是否可以刪除,如果可以刪除,就刪除) os.renames('a/b/a.txt','a/c/aaa.txt')
os.path模塊
os.path中的函數基本上是純粹的字符串操作。換句話說,傳入該模塊函數的參數甚至不需要是一個有效路徑,該模塊也不會試圖訪問這個路徑,而僅僅是按照“路徑”的通用格式對字符串進行處理
os.path 獲取當前環境的路徑
os.path
os.path.abspath(path) 返回路徑 path 的絕對路徑
# 根據相對路徑返回絕對路徑 print(os.path.abspath('a/c/aaa.txt'))
os.path.exists(path) 判斷該路徑或文件是否存在
path:路徑
返回布爾值,True,False
# 檢查文件是否存在 print(os.path.exists('a/c')) # 檢查aaa.txt文件是否存在 print(os.path.exists('a/c/aaa.txt'))
os.path.getatime(path)返回path的最后訪問時間,返回的時間為秒(時間戳),可以利用tiem轉換成常用的時間格式
# 返回文件a最后的訪問時間 print(os.path.getatime('a')) t = os.path.getatime('a') # 獲取時間戳 tupTime = time.localtime(t) # 將時間戳轉換成本地時間 stadardTime = time.strftime("%Y-%m-%d %H:%M:%S", tupTime) # 轉換成對應的時間格式 print(stadardTime) # 2022-09-18 11:44:28
os.path.getctime(path) 在windos下獲取文件的創建時間,在Unix返回的是最后的修改時間
# 獲取aaa.txt文件的創建時間(windows) t = os.path.getctime('a/c/aaa.txt')
os.path.getsize(path) 獲取文件的大小
# 獲取文件aaa.txt的大小 os.path.getsize('a/c/aaa.txt')
os.path.split() 將路徑 path 拆分為一對,即 (head, tail),其中,tail 是路徑的最后一部分,而 head 里是除最后部分外的所有內容。tail 部分不會包含斜杠,如果 path 以斜杠結尾,則 tail 將為空。如果 path 中沒有斜杠,head 將為空。如果 path 為空,則 head 和 tail 均為空。
返回的部分是一個元組里面由兩個元素
a = os.path.split('D:/aa/bb') print(type(a)) # <class 'tuple'> print(a) # ('D:/aa', 'bb') 頭部和尾部 # 當最后為'/‘時 a = os.path.split('D:/aa/bb/') print(a) # ('D:/aa/bb', '') 尾部為空 # 當路徑path中沒有路徑的時候 a = os.path.split('aa') print(a) # ('', 'aa') # 頭部為空 # 當傳入的路徑為空時 a = os.path.split( '') print(a) # ('', '') # 頭部和尾部均為空
os.path.isfile() 判斷傳入的文件是否存在 返回布爾值
# 判斷文件是否存在 os.path.isfile('a/c/aaa.txt')
os.path.isdir() # 判斷文件路徑是否存在 返回布爾值
# 判斷路徑a/c是否存在 os.path.isdir('a/c')
os.open()模塊
os.open() 打開文件的一系列操作
用法和基本的open函數很類似
注解 本函數適用于底層的 I/O。常規用途請使用內置函數 open(),該函數的 read() 和 write() 方法(及其他方法)會返回 文件對象。要將文件描述符包裝在文件對象中,請使用 fdopen()。
os.open(file, flags[, mode]) ''' file 文件名 flags 模式 mode 可選參數, mode 設置其權限狀態 '''
flags – 該參數可以是以下選項,多個使用 “|” 隔開:
- os.O_RDONLY: 以只讀的方式打開
- os.O_WRONLY: 以只寫的方式打開
- os.O_RDWR : 以讀寫的方式打開
- os.O_NONBLOCK: 打開時不阻塞
- os.O_APPEND: 以追加的方式打開
- os.O_CREAT: 創建并打開一個新文件
- os.O_TRUNC: 打開一個文件并截斷它的長度為零(必須有寫權限)
- os.O_EXCL: 如果指定的文件存在,返回錯誤
- os.O_SHLOCK: 自動獲取共享鎖
- os.O_EXLOCK: 自動獲取獨立鎖
- os.O_DIRECT: 消除或減少緩存效果
- os.O_FSYNC : 同步寫入
- os.O_NOFOLLOW: 不追蹤軟鏈接
在寫入文件時不能直接寫入字符串否則會報錯TypeError: a bytes-like object is required, not 'str'
# 打開文件 fd = os.open("foo.txt", os.O_RDWR|os.O_CREAT ) # 模式可以并存中間用 | 隔開 # 寫入字符串 a = b"This is test" os.write(fd,a) # 關閉文件 os.close(fd) print("關閉文件成功!!")
最后的補充
最后如果忘記了os的用法可以使用內置的 dir()
和 help()
函數來查看函數的用法
dir()
返回一個列表包括 os模塊的所有函數名
print(dir(os))
help()
返回所有os模塊的所有內容
print(help(os))
這樣的結果看著確實有點不太人性化
使用help
函數查看具體的函數使用方法
print(help(os.getcwd)) print(help('os.getcwd')) # 使用字符串也可以
返回函數的作用
總結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qq_52007481/article/details/126918076
相關推薦
- 2022-03-12 Android實現流光和光影移動效果代碼_Android
- 2022-03-25 修改?asp.net?core?5?程序的默認端口號_ASP.NET
- 2022-06-19 Go語言列表List獲取元素的4種方式_Golang
- 2022-07-02 如何對numpy?矩陣進行通道間求均值_python
- 2023-07-13 react 非授控組件和授控組件的區別
- 2022-12-05 如何在React中直接使用Redux_React
- 2022-10-12 Xshell7遠程連接失敗(connection?failed)的問題解決_Linux
- 2023-07-04 spring boot security驗證碼登錄示例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