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免费高清视频-国产福利视频导航-黄色在线播放国产-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|www.shdianci.com

學無先后,達者為師

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
C語言內存分布與heap空間分別詳細講解_C 語言

作者:莫淺子 ? 更新時間: 2022-12-07 編程語言

內存分布

程序沒有加載到內存前,可執行程序內部已經分好3段信息,分別為代碼區(text)、數據區(data)和未初始化數據區(bss)3 個部分(有些人直接把data和bss合起來叫做靜態區或全局區)。

代碼區

存放 CPU 執行的機器指令。通常代碼區是可共享的(即另外的執行程序可以調用它),使其可共享的目的是對于頻繁被執行的程序,只需要在內存中有一份代碼即可。代碼區通常是只讀的,使其只讀的原因是防止程序意外地修改了它的指令。另外,代碼區還規劃了局部變量的相關信息。

全局初始化數據區/靜態數據區(data段)

該區包含了在程序中明確被初始化的全局變量、已經初始化的靜態變量(包括全局靜態變量和局部靜態變量)和常量數據(如字符串常量)。

未初始化數據區(又叫 bss 區)

存入的是全局未初始化變量和未初始化靜態變量。未初始化數據區的數據在程序開始執行之前被內核初始化為 0 或者空(NULL)。

程序在加載到內存前,代碼區和全局區(data和bss)的大小就是固定的,程序運行期間不能改變。然后,運行可執行程序,系統把程序加載到內存,除了根據可執行程序的信息分出代碼區(text)、數據區(data)和未初始化數據區(bss)之外,還額外增加了棧區、堆區。

代碼區(text segment)

加載的是可執行文件代碼段,所有的可執行代碼都加載到代碼區,這塊內存是不可以在運行期間修改的。

未初始化數據區(BSS)

加載的是可執行文件BSS段,位置可以分開亦可以緊靠數據段,存儲于數據段的數據(全局未初始化,靜態未初始化數據)的生存周期為整個程序運行過程。

全局初始化數據區/靜態數據區(data segment)

加載的是可執行文件數據段,存儲于數據段(全局初始化,靜態初始化數據,文字常量(只讀))的數據的生存周期為整個程序運行過程。

棧區(stack)

棧是一種先進后出的內存結構,由編譯器自動分配釋放,存放函數的參數值、返回值、局部變量等。在程序運行過程中實時加載和釋放,因此,局部變量的生存周期為申請到釋放該段棧空間。

堆區(heap)

堆是一個大容器,它的容量要遠遠大于棧,但沒有棧那樣先進后出的順序。用于動態內存分配。堆在內存中位于BSS區和棧區之間。一般由程序員分配和釋放,若程序員不釋放,程序結束時由操作系統回收。

變量

局部變量:

概念:定義在函數內部的變量。

作用域:從定義位置開始,到包裹該變量的第一個右大括號結束。

生命周期:局部變量:從變量定義開始,函數調用完成。 --- 函數內部。

全局變量:

概念:定義在函數 外 部的變量。

作用域:從定義位置開始,默認到本文件內部。 其他文件如果想使用,可以通過聲明方式將作用域導出。

生命周期:程序啟動開始,程序終止結束。 --- 程序執行期間。

static全局變量:

定義語法: 在全局變量定義之前添加 static 關鍵字。 static int a = 10;

作用域:被限制在本文件內部,不允許通過聲明導出到其他文件。

生命周期:程序啟動開始,程序終止結束。 --- 程序執行期間。

static局部變量:

定義語法: 在局部變量定義之前添加 static 關鍵字。

特性: 靜態局部變量只定義一次。在全局位置。 通常用來做計數器。

作用域:從定義位置開始,到包裹該變量的第一個右大括號結束。

生命周期:程序啟動開始,程序終止結束。 --- 程序執行期間

全局函數: 函數

定義語法: 函數原型 + 函數體

生命周期:程序啟動開始,程序終止結束。 --- 程序執行期間。

static函數:

定義語法:static + 函數原型 + 函數體

static 函數 只能在 本文件內部使用。 其他文件即使聲明也無效。

生命周期:程序啟動開始,程序終止結束。 --- 程序執行期間。

內存4區模型

代碼段:.text段。 程序源代碼(二進制形式)。

數據段:只讀數據段 .rodata段。初始化數據段 .data段。 未初始化數據段 .bss 段。

stack:棧。 在其之上開辟 棧幀。 windows 1M --- 10M Linux: 8M --- 16M

heap:堆。 給用戶自定義數據提供空間。 約 1.3G+

當全局變量與局部變量命名沖突時采用就近原則

開辟釋放 heap 空間

void *malloc(size_t size); 申請 size 大小的空間

返回實際申請到的內存空間首地址。 【我們通常拿來當數組用】

void free(void *ptr); 釋放申請的空間

參數: malloc返回的地址值。

使用 heap 空間

空間時連續。 當成數組使用。

free后的空間,不會立即失效。 通常將free后的 地址置為NULL。

free 地址必須 是 malloc申請地址。否則出錯。

如果malloc之后的地址一定會變化,那么使用臨時變量tmp 保存。

代碼

#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
#include <stdio.h>
#include <string.h>
#include <stdlib.h>
#include <math.h>
#include <time.h>
int main()
{
	//int arr[1000000] = {10, 20, 40};
	int *p = (int *)malloc(sizeof(int) * 10);
	//char *str = (char *)malloc(sizeof(char)*10);
	if (p == NULL)
	{
		printf("malloc error\n");
		return -1;
	}
	char *tmp = p;  // 記錄malloc返回的地址值。用于free
	// 寫數據到 malloc 空間。
	for (size_t i = 0; i < 10; i++)
	{
		p[i] = i + 10;
	}
	// 讀出malloc空間中的數據
	//for (size_t i = 0; i < 10; i++)
	//{
	//	printf("%d ", *(p+i));
	//}
	for (size_t i = 0; i < 10; i++)
	{
		printf("%d ", *p);
		p++;
	}
	// 釋放申請的內存。
	free(tmp);
	p = NULL;
	system("pause");
	return EXIT_SUCCESS;
}

二級指針對應的 heap空間

申請外層指針: char **p = (char **)malloc(sizeof(char *) * 5);

申請內層指針:

 for(i = 0; i < 5; i++)
 {
     p[i] = (char *)malloc(sizeof(char) *10);
 }

使用: 不能修改 p 的值。

 for(i = 0; i < 5; i++)
 {
     strcpy(p[i], "helloheap");
 }

釋放內層:

 for(i = 0; i < 5; i++)
 {
     free(p[i]);
 }

釋放外層:

free(p);
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qq_64691289/article/details/127694728

欄目分類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