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廢話不多說,先看代碼
#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//快速排序算法,遞歸求解 #include <stdio.h> void swap(int* a, int* b) { int c = 0; c = *a; *a = *b; *b = c; } void Compare(int arr[], int one, int end) { int first = one;//最左邊數組下標 int last = end;//最右邊數組下標 int key = first;//用于比較的標量(選取最左邊第一個元素) if (first >= last) { return; } while (first < last) { while (first < last && arr[last] >= arr[key])//右邊找比標量小的數 { last--; } while (first < last && arr[first] <= arr[key])//左邊找比標量大的數 { first++; } if(first < last)//分析交換找出來的值 swap(&arr[first], &arr[last]); } if (first == last) { int mite = key;//交換標量到它應該到的位置上,重新選取標量 swap(&arr[mite], &arr[last]); } Compare(arr,one,first-1);//左邊遞歸排序 Compare(arr,first+1,end);//右邊遞歸排序 } int main() { int arr[] = { 5,4,6,5,2,1}; int i = 0; int len = sizeof(arr) / 4; Compare(arr,i,len-1);//傳第一個和最后一個元素的下標 for (i = 0; i < len; i++) { printf("%d ", arr[i]); } return 0; }
首先什么是快速排序算法:快速排序是由東尼·霍爾所發展的一種排序算法。在平均狀況下,排序n 個項目要Ο(nlogn) 次比較。在最壞狀況下則需要Ο(n2) 次比較,但這種狀況并不常見。事實上,快速排序通常明顯比其他 Ο(nlogn) 算法更快,因為它的內部循環(inner loop)可以在大部分的架構上很有效率地被實現出來。
快速排序的最壞運行情況是 O(n2),比如說順序數列的快排。但它的平攤期望時間是 O(nlogn),且 O(nlogn) 記號中隱含的常數因子很小,比復雜度穩定等于 O(nlogn) 的歸并排序要小很多。所以,對絕大多數順序性較弱的隨機數列而言,快速排序總是優于歸并排序。
快速排序使用分治法(Divide and conquer)策略來把一個串行(list)分為兩個子串行(sub-lists)
簡單的說,選取一個基準(這里選取第一個數據),與其他數據進行比較,使比它小的在它的前面,比它大的在它的后面。然后再以這個基準為界限分為兩部地方(比它大的部分、比它小的部分),分別選取兩個部分的基準,再進行比較,比較完后在進行分界,重復下去,直到最后每部分都只有一個數據時,排序結束。
圖解-->
代碼講解:<運用遞歸>
1、首先需要創建數組、數組第一個數據下標,最后一個數據下標三個參數,數組用于儲存數據,然后創建一個Compare()用于快速排序函數,最后打印出來就是我們需要的有序數列。
int main() { int arr[] = { 5,4,6,5,2,1}; int i = 0; int len = sizeof(arr) / 4; Compare(arr,i,len-1);//傳第一個和最后一個元素的下標 for (i = 0; i < len; i++) { printf("%d ", arr[i]); } return 0;
2、Compare()函數創建
這里使用無符號返回類型,因為不需要返回值
為保證數組第一個元素和最后一個元素下標不變,創建first和last兩個局部變量記錄數組第一個元素和最后一個元素的下標
創建key下標的數據作為基準
void Compare(int arr[], int one, int end) { int first = one;//最左邊數組下標 int last = end;//最右邊數組下標 int key = first;//用于比較的標量(選取最左邊第一個元素)
3、首先判斷數列是否只有一個元素,如果只有一個元素,則函數結束。
4、開始實現函數主要比較部分
4.1、如果選取左邊第一個數據為基準,先從右邊開始比較,
4.2、從右邊第一個數據開始與key進行比較,如果比它大則繼續向右比較(last--),直到找到比key小的數據,便停下來。
4.3、此刻開始從左邊開始與key比較,如果比key小則繼續比較(first++),如果比key大則與右邊找到的比key大的數進行交換。然后右邊繼續找,重復以上步驟。
4.4、直到first>=last時,都停止尋找,并交換此時first下標的數據與key的值
4.5、分治思想,以此時的key下標的數組作為分界,分為比它大的、比它小的兩部分,在重復以上步驟,直至只有一個數據為止,停下排序。采用遞歸求解。
void Compare(int arr[], int one, int end) { int first = one;//最左邊數組下標 int last = end;//最右邊數組下標 int key = first;//用于比較的標量(選取最左邊第一個元素) if (first >= last) { return; } while (first < last) { while (first < last && arr[last] >= arr[key])//右邊找比標量小的數 { last--; } while (first < last && arr[first] <= arr[key])//左邊找比標量大的數 { first++; } if(first < last)//分析交換找出來的值 swap(&arr[first], &arr[last]); } if (first == last) { int mite = key;//交換標量到它應該到的位置上,重新選取標量 swap(&arr[mite], &arr[last]); } Compare(arr,one,first-1);//左邊遞歸排序 Compare(arr,first+1,end);//右邊遞歸排序 }
swap()交換函數,因為需要影響到交換函數外的值,使用指針形參。
void swap(int* a, int* b) { int c = 0; c = *a; *a = *b; *b = c; }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63246064/article/details/122013437
相關推薦
- 2022-03-24 C++數組和指針的區別與聯系_C 語言
- 2022-08-20 如何利用python實現Simhash算法_python
- 2022-03-31 python猜單詞游戲的實現_python
- 2022-11-20 .Net中Task?Parallel?Library的基本用法_基礎應用
- 2023-07-30 ES6 module語法中export和import的使用
- 2022-07-17 用Android?studio實現簡易計算器功能_Android
- 2022-08-03 python中的三種注釋方法_python
- 2022-07-11 Linux刪除某個字母開頭的所有文件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