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1.Linux登陸界面
1.檢查當前文件目錄:
通過Xshell連接Linux系統后
輸入命令:ls
2. 新建code/kernel文件夾
2.編寫代碼
1.創建hello_module.c
指令:vim hello_module.c
2.按i進入編輯模式,并輸入以下代碼
//hello_module.c #include <linux/module.h> #include <linux/kernel.h> #include <linux/init.h> ? static int __init hello_init(void){ printk("This is hello_module, welcome to Linux kernel \n"); return 0; } ? static void __exit hello_exit(void){ printk("see you next time!\n"); } ? module_init(hello_init); module_exit(hello_exit); ? MODULE_LICENSE("GPL"); MODULE_AUTHOR("Mr Q"); MODULE_DESCRIPTION("hello kernel module"); MODULE_ALIAS("hello");
以上代碼解釋如下:
(1) #include <linux/module.h>:必須。module.h 頭文件包含了對模塊的結構定義以及模塊的版本控制,任何模塊程序的編寫都要包含這個頭文件;
(2) #include <linux/kernel.h>:kernel.h 包含了常用的內核函數,如以上程序中的 printk()函數;
(3) #include <linux/init.h>:必須。init.h 包含了 module_init()和 module_exit()函數的聲明;
(4) module_init():必須。模塊加載函數,加載模塊式該函數自動執行,進行初始化操作;
(5) module_exit():必須。模塊卸載函數,卸載模塊時函數自動執行,進行清理操作; (6) MODULE_LICENSE():表示模塊代碼接受的軟件許可協議。Linux 內核是使用 GPL V2 的開源項目,其要求所有使用和修改了 Linux 內核代碼的個人或組織都有義務把修改后的源代碼公開,這是一個強制的開源協議,所以一般編寫驅動代碼都需要顯示的聲明和遵循本協議,否則內核 UI 發出被污染的警告;
(7) MODULE_AUTHOR():描述模塊的作者信息;
(8) MODULE_DESCRIPTION():簡單描述模塊的用途、功能介紹等;
(9) MODULE_ALIAS():為用戶控件提供的別名;
(10) printk():內核輸出函數,默認打印系統文件 " /var/log/kern.log"的內容。
3. 保存退出,并觀察文件目錄
按鍵ESC;
:wq
3.編寫Makefile文件
vim Makefile
obj-m := hello_module.o ? KERNELBUILD := /lib/modules/$(shell uname -r)/build CURRENT_PATH := $(shell pwd) ? all: make -C $(KERNELBUILD) M=$(CURRENT_PATH) modules ? clean: make -C $(KERNELBUILD) M=$(CURRENT_PATH) clean
以上代碼解釋如下:
(1) obj-m := <模塊名>.o:定義要生成的模塊名稱
(2) KERNELBUILD := /lib/modules/$(shell uname -r)/build : KERNELBUILD 為自定義名稱,用于指向正在運行 Linux 的內核編譯目錄,其中“uname -r”標識顯示對應的內核版本;
(3) CURRENT_PATH := $(shell pwd):CURRENT_PATH 為自定義名稱,用于指向當前當前目錄;
(4) all:編譯執行的動作
(5) clean:zhixing make clean 需要的動作。“make clean”用于清除上次的 make 命令所產生的 object 文件(后綴為“.o”的文件)及可執行文件。
:wq保存退出
4.編譯:
輸入指令:make
可以看到編譯后的文件
檢查編譯模塊
也可通過 modinfo 命令進一步檢查 :
5.插入模塊
通過 insmod 命令插入模塊,完成插入后可通過 lsmod 命令查看當前模塊是否已經被加載到系統中:
第一個就是.
系統加載模塊后,也會在“/sys/module”目錄下新建以模塊名命名的目錄 :
6.查看日志輸出
因 本 演示 中 prink()采 用 默認 輸出 等級 ,可 通 過“ dmesg” 或“ tail /var/log/kern.log”命令查看輸出結果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44899437/article/details/121880616
相關推薦
- 2022-06-08 .Net?Core?進程守護之Supervisor使用詳解_實用技巧
- 2022-03-14 Token跨域問題Response to preflight request doesn‘t pas
- 2022-08-31 Flask接收上傳圖片方法實現_python
- 2022-07-20 詳解Go程序添加遠程調用tcpdump功能_Golang
- 2023-06-03 C++11學習之右值引用和移動語義詳解_C 語言
- 2022-09-16 Numpy中的shape、reshape函數的區別_python
- 2022-06-15 golang中net的tcp服務使用_Golang
- 2022-04-19 C語言庫函數qsort及bsearch快速排序算法使用解析_C 語言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