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協變
協變概念令人費解,多半是取名或者翻譯的鍋,其實是很容易理解的。
比如大街上有一只狗,我說大家快看,這有一只動物!這個非常自然,雖然動物并不嚴格等于狗,但不會有人覺得我說的不對,把狗變成動物就是協變,C#也支持這個:
// C#6頂級語句
Dog dog= new Dog();
Animal animal= dog;
interface Animal
{}
class Dog : Animal
{}
那么接下來,大街上有一群狗,我說有一群動物,按理說也是對的,但看樣子C#不這么認為
List<Dog> dogLst = new List<Dog>();
List<Animal> aniLst = dogLst; //飆紅飆紅飆紅了
interface Animal {}
class Dog : Animal {}
原因其實很容易理解,畢竟在上述的代碼中,寫了Dog:Animal,即聲明了狗是動物的子類,但是并沒有寫List<Animal> : List<Dog>,換言之,從來沒有聲明過一群狗是一群動物的子類。
但是,如果不用List,而用其父類IEnumerable,寫成下面這樣,就又不報錯了。
List<Dog> dogLst = new List<Dog>();
IEnumerable<Animal> aniLst = dogLst;
換言之,C#承認List<Dog>是IEnumerable<Animal>的子類,個中差別,只需一覽源碼,就會知曉:
public interface IEnumerable<out T> : IEnumerable
public class List<T> : ..., IEnumerable<T>, ...
IEnumerable無非比List多了一個out參數,有了這個參數,就擁有了協變的功能,從而當U是T的子類時,可以支持IEnumerable<U>到IEnumerable<T>的轉換。
在官方文檔中,指明了具有out關鍵字的泛型接口包括IEnumerable<T>, IEnumerator<T>, IQueryable<T>和IGrouping<TKey,TElement>。
協變接口的實現
協變和逆變目前只能在泛型接口和委托中使用,下面新建一個泛型接口,并使用關鍵字out。由于使用.Net6.0的頂級語句,所以接口和類的聲明放在后面。
IOut<string> outStr = new Out();
IOut<object> outObj = outStr;
Console.WriteLine(outObj.getName());
interface IOut<out T>
{
T getName();
}
class Out : IOut<string>
{
public string getName()
{
return GetType().Name;
}
}
編譯運行,最后輸出Out,即outObj盡管在聲明的時候用的是IOut<object>,但在IOut的out修飾符的作用下,成功讓IOut<object>變成了IOut<string>的父類,得以順利調用Out中的方法。
那么接下來,如果想讓getName更加完備一些,例如要求實現getName(T name)這樣的功能,那么經out修飾的協變接口就無能為力了,像下面這樣的寫法果然被無情地飆紅了
interface IOut<out T>
{
void getName(T name);
}
逆變
VS作為宇宙頂級IDE,協變逆變十分拎得清,上述代碼在飆紅的同時,直接給出如下錯誤
變型無效: 類型參數“T”必須是在“IOut.getName(T)”上有效的 逆變式。“T”為 協變。
換言之,如果想讓泛型接口可以輸入泛型參數,那么需要用到逆變,具體寫法如下,其中修飾符in表示逆變
IIn<object> inObj = new In();
IIn<string> inStr = inObj;
inStr.getName("in");
interface IIn<in T>
{
void getName(T name);
}
class In : IIn<object>
{
public void getName(object name)
{
Console.WriteLine(name);
}
}
逆變和協變最大的不同,并非in和out這兩個修飾符的字數,而是整個替換邏輯發生了變化,上述代碼中,實際上是作為子類的string調用了通過父類object作為參數定義的函數。
里氏替換原則
在具體實現了協變與逆變之后,總覺得那里怪怪的,最怪的其實還是下面這行代碼的錯誤
//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
interface IOut<out T>
{
void getName(T name);
}
而且可以想象,與之相對應的下面的逆變代碼也是不對的
//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錯
interface IOut<in T>
{
T getName();
}
接下來復盤一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,為了破除命名帶來的困擾,接下來考慮泛型接口I<T>,其中有一個函數T test(T t)?,F有兩個特定的繼承自泛型接口I<A>和I<B>的類,假設I<A>要調用I<B>中的方法,那么其流程如下
1.A I<A>.test(A t),即輸入一個A類型的參數
2.將這個A類型的參數t,傳入到B I<B>.test(B t)。由于I<B>要求輸入B類型的參數,所以要求A可以轉換為B類型。
3.B I<B>.test(B t)計算完畢,返回一個B類型的參數
4.這個B類型的參數又被返回給最初的調用者A I<A>.test,而這時I<A>的函數最終將返回一個A類型的參數,換言之,在這個步驟,要求B可以轉換為A。
A能轉為B,然后還得B能轉為A,同時A和B還不相等,這顯然是不可能的。
所以逆變和協變分別實現了第2步和第4步。
如果I<A>想要調用I<B>test(B t)中的函數,那么A類型必須可以轉成B類型。正如string可以轉為object一樣,此即逆變,用in修飾,其作用場合為子類調用父類中的方法。
如果I<A>想要調用B I<B>test(),那么作為返回值的B類型必須可以轉化為A類型,此即協變,用out修飾,正是父類調用子類的方法。
協變和逆變的統一之處在于,二者都嚴格遵循這子類可以轉變為父類的規則,此即里氏替換。這是1987年,芭芭拉·利斯科夫提出的,她也是2008年圖靈獎得主。
在協變逆變的過程中,對里氏替換的遵循主要表現在當子類方法重載父類方法時
- 方法的輸入參數要更加寬松,此即逆變(IOut<object>調用IOut<string>,object比string更寬松)
- 方法的返回值要更加嚴格,此即協變(IOut<string>調用IOut<object>,string比object更嚴格)
原文鏈接:https://tinycool.blog.csdn.net/article/details/129093533
- 上一篇:沒有了
- 下一篇:沒有了
相關推薦
- 2022-11-27 Python線性網絡實現分類糖尿病病例_python
- 2023-01-23 React中props使用介紹_React
- 2024-03-19 maven本地倉庫有包,導致could not find artifact
- 2022-06-20 Python使用ffmpeg合成視頻、音頻的實現方法_python
- 2022-05-11 Python實現圖書借閱管理系統_python
- 2022-11-30 React之錯誤邊界?Error?Boundaries示例詳解_React
- 2022-08-25 C++超詳細梳理IO流操作_C 語言
- 2023-01-05 Flutter?Widget之NavigationBar使用詳解_Android
- 欄目分類
-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