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yolov5的代碼模型構建是通過.yaml文件實現的,初次看上去會一頭霧水,這里記錄一下,也方便自己后面用到的時候查看。
以models/yolov5s.yaml為例
文件內容如下:
# Parameters
nc: 5 # number of classes
depth_multiple: 0.33 # model depth multiple
width_multiple: 0.50 # layer channel multiple
anchors:
- [24,24,29,84,59,42] # P3/8
- [45,146,75,87,157,49] # P4/16
- [310,167,139,341,127,151] # P5/32
# YOLOv5 backbone
backbone:
# [from, number, module, args]
[[-1, 1, Focus, [64, 3]], # 0-P1/2
[-1, 1, Conv, [128, 3, 2]], # 1-P2/4
[-1, 3, C3, [128]],
[-1, 1, Conv, [256, 3, 2]], # 3-P3/8
[-1, 9, C3, [256]],
[-1, 1, Conv, [512, 3, 2]], # 5-P4/16
[-1, 9, C3, [512]],
[-1, 1, Conv, [1024, 3, 2]], # 7-P5/32
[-1, 1, SPP, [1024, [5, 9, 13]]],
[-1, 3, C3, [1024, False]], # 9
]
# YOLOv5 head
head:
[[-1, 1, Conv, [512, 1, 1]],
[-1, 1, nn.Upsample, [None, 2, 'nearest']],
[[-1, 6], 1, Concat, [1]], # cat backbone P4
[-1, 3, C3, [512, False]], # 13
[-1, 1, Conv, [256, 1, 1]],
[-1, 1, nn.Upsample, [None, 2, 'nearest']],
[[-1, 4], 1, Concat, [1]], # cat backbone P3
[-1, 3, C3, [256, False]], # 17 (P3/8-small)
[-1, 1, Conv, [256, 3, 2]],
[[-1, 14], 1, Concat, [1]], # cat head P4
[-1, 3, C3, [512, False]], # 20 (P4/16-medium)
[-1, 1, Conv, [512, 3, 2]],
[[-1, 10], 1, Concat, [1]], # cat head P5
[-1, 3, C3, [1024, False]], # 23 (P5/32-large)
[[17, 20, 23], 1, Detect, [nc, anchors]], # Detect(P3, P4, P5)
]
我們一個一個來解釋:
- 一些基本參數:
- nc 數據集中物體的類別數
- depth_multiple 控制網絡深度的系數
- width_multiple 控制網絡寬度的系數
- anchors 給不同尺度特征圖分配的anchors,可以看到包含三個列表,表示給三個尺度分配,這三個尺度在[[17, 20, 23], 1, Detect, [nc, anchors]] 指明,分別是網絡的第17、20和23層。注釋P3/8是指輸入下采樣了23 = 8倍,我們也可以發現網絡的第17層特征圖為輸入的1/8。
- BackBone:
骨干網絡的定義,是一個列表,每一行表示一層??梢钥吹矫恳恍惺怯?個元素的列表,[from, number, module, args]說明了這個4個元素的意思。- from 表示該層的輸入從哪來。-1表示輸入取自上一層,-2表示上兩層,3表示第3層(從0開始數),[-1, 4]表示取自上一層和第4層,依次類推。。。網絡層數的數法在注釋里已經標出來了,從0開始,每一行表示一層,例如0-P1/2表示第0層,特征圖尺寸為輸入的1/21。
- number 表示該層模塊堆疊的次數,對于C3、BottleneckCSP等模塊,表示其子模塊的堆疊,具體細節可以查看源代碼。當然最終的次數還要乘上depth_multiple系數。
- module 表示該層的模塊是啥。Conv就是卷積+BN+激活模塊。所有的模塊在 model/common.py 中都有定義。
- args 表示輸入到模塊的參數。例如Conv:[128, 3, 2] 表示輸出通道128,卷積核尺寸3,strid=2,當然最終的輸出通道數還要乘上 width_multiple,對于其他模塊,第一個參數值一般都是指輸出通道數,具體細節可以看 model/common.py 中的定義。
- Head
規則和BackBone一毛一樣,這里再解釋一些最后一層:
[[17, 20, 23], 1, Detect, [nc, anchors]] 表示把第17、20和23三層作為Detect模塊的輸入, [nc, anchors]是初始化Detect模塊的參數。Detect模塊在model/yolo.py中聲明,相當于從模型中提出想要的層作為輸入,轉換為相應的檢測頭,其輸出用來計算loss。
補充:模型 yaml 文件中第四參數解釋
這里是對 backbone 和 head 超參數中第四個參數的理解
當第三個參數為 Focus 時,第四個參數中,第一個值為該模塊中需要用到的通道數,第二個值為卷積核大?。?/p>
當第三個參數為 Conv 時,第四個參數中,第一個值為該模塊中需要用到的通道數,第二個值為卷積核大小,第三個參數為步距大??;
當第三個參數為 BottleneckCSP 時,第四個參數中,第一個值是該模塊用到的通道數;如果存在第二個參數,第二個參數:是否啟用 shortcut 連接
當第三個參數為 SPP時,第四個參數就是 SPP 中需要用到的卷積核大小。
當第三個參數為 nn.Upsample時,就是 torch 中實現的上采樣函數。
當第三個參數為 Concat時,第四個參數就是 concat 中拼接的維度。
當第三個參數為 Detect時,第四個參數中,第一個值為類別個數,第二個值為超參數 anchors 的值。
總結?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LaLaLaLaXFF/article/details/122637552
相關推薦
- 2022-09-06 Minio設置文件鏈接永久有效的完整步驟_其它綜合
- 2022-12-03 C?++迭代器iterator在string中使用方法介紹_C 語言
- 2022-06-12 C語言?智能指針?shared_ptr?和?weak_ptr_C 語言
- 2022-05-29 Redis?哨兵機制及配置實現_Redis
- 2022-10-21 IDEA集成Docker實現一鍵部署的詳細過程_docker
- 2022-10-10 pandas中df.rename()的具體使用_python
- 2022-06-21 C語言超全面講解函數的使用方法上_C 語言
- 2023-07-22 使用log4j2為日志增加代碼行號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