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Google 在 Android Studio 3.6 Canary 11
及更高版本中提供了一個 viewBinding
的開關,可以開啟視圖綁定功能,以此來替代 findViewById
。
viewBinding功能可按模塊啟用。要在某個模塊中啟用viewBinding,請將 viewBinding
元素添加到其 build.gradle
文件中,如下例所示:
android {
? ? ...
? ? viewBinding {
? ? ? ? enabled = true
? ? }
}
如果您希望在生成綁定類時忽略某個布局文件,請將 tools:viewBindingIgnore="true"
屬性添加到相應布局文件的根視圖中:
<LinearLayout ... tools:viewBindingIgnore="true" > ... </LinearLayout>
為某個模塊啟用視圖綁定功能后,系統會為該模塊中包含的每個 XML 布局文件生成一個綁定類。每個綁定類均包含對根View以及具有 ID 的所有View的引用。系統會通過以下方式生成綁定類的名稱:將 XML 文件的名稱轉換為駝峰式大小寫,并在末尾添加“Binding”。
例如,假設某個布局文件的名稱為 result_profile.xml
:
<LinearLayout ... > <TextView android:id="@+id/name" /> <ImageView android:cropToPadding="true" /> <Button android:id="@+id/button" android:background="@drawable/rounded_button" /> </LinearLayout>
所生成的綁定類的名稱就為 ResultProfileBinding
。此類具有兩個字段:一個是名為 name
的 TextView
,另一個是名為 button
的 Button
。該布局中的 ImageView
沒有 ID,因此綁定類中不存在對它的引用。
每個綁定類還包含一個 getRoot()
方法,用于為相應布局文件的根View提供直接引用。在此示例中,ResultProfileBinding
類中的 getRoot()
方法會返回 LinearLayout
根視圖。
在 Activity 中使用 viewBinding
如需設置綁定類的實例以供 Activity 使用,請在 Activity 的 onCreate()
方法中執行以下步驟:
- 調用生成的綁定類中包含的靜態
inflate()
方法。此操作會創建該綁定類的實例以供 Activity 使用。 - 通過調用
getRoot()
方法或使用 Kotlin 屬性語法獲取對根View的引用。 - 將根視圖傳遞到
setContentView()
,使其成為屏幕上的活動View。
private lateinit var binding: ResultProfileBinding override fun onCreate(savedInstanceState: Bundle) { super.onCreate(savedInstanceState) binding = ResultProfileBinding.inflate(layoutInflater) val view = binding.root setContentView(view) }
然后即可使用該綁定類的實例來引用任何View控件:
binding.name.text = viewModel.name binding.button.setOnClickListener { viewModel.userClicked() }
在Fragment中使用viewBinding
如需設置綁定類的實例以供 Fragment 使用,請在 Fragment 的 onCreateView()
方法中執行以下步驟:
- 調用生成的綁定類中包含的靜態
inflate()
方法。此操作會創建該綁定類的實例以供 Fragment 使用。 - 通過調用
getRoot()
方法或使用 Kotlin 屬性語法獲取對根View的引用。 - 從
onCreateView()
方法返回根View,使其成為屏幕上的活動View。
private var _binding: ResultProfileBinding? = null // This property is only valid between onCreateView and onDestroyView. private val binding get() = _binding!! override fun onCreateView( inflater: LayoutInflater, container: ViewGroup?, savedInstanceState: Bundle? ): View? { _binding = ResultProfileBinding.inflate(inflater, container, false) val view = binding.root return view } override fun onDestroyView() { super.onDestroyView() _binding = null }
然后即可使用該綁定類的實例來引用任何View控件:
binding.name.text = viewModel.name binding.button.setOnClickListener { viewModel.userClicked() }
注意:inflate()
方法會要求傳入LayoutInflater
對象。如果布局已經inflated
,則可以調用綁定類的靜態 bind()
方法。 例如:
/** * View Binding example with a fragment that uses the alternate constructor for inflation and * [onViewCreated] for binding. */ class BindFragment : Fragment(R.layout.fragment_blank) { // Scoped to the lifecycle of the fragment's view (between onCreateView and onDestroyView) private var fragmentBlankBinding: FragmentBlankBinding? = null override fun onViewCreated(view: View, savedInstanceState: Bundle?) { super.onViewCreated(view, savedInstanceState) val binding = FragmentBlankBinding.bind(view) fragmentBlankBinding = binding binding.textViewFragment.text = getString(string.hello_from_vb_bindfragment) } override fun onDestroyView() { // Consider not storing the binding instance in a field, if not needed. fragmentBlankBinding = null super.onDestroyView() } }
注意:Fragment 的存在時間比其視圖長。請務必在 Fragment 的 onDestroyView()
方法中清除對綁定類實例的所有引用。
與findViewById的區別
與使用 findViewById
相比,viewBinding
具有一些很顯著的優點:
- Null 安全:由于viewBinding會創建對View的直接引用,因此不存在因View ID 無效而引發空指針異常的風險。此外,如果View僅出現在布局的某些配置中,則綁定類中包含其引用的字段會使用
@Nullable
標記。 - 類型安全:每個綁定類中的字段均具有與它們在 XML 文件中引用的View相匹配的類型。這意味著不存在發生類轉換異常的風險。
這些差異意味著布局和代碼之間的不兼容將會導致構建在編譯時(而非運行時)失敗。
與dataBinding的對比
viewBinding和dataBinding 均會生成可用于直接引用視圖的綁定類。但是,viewBinding旨在處理更簡單的用例,與dataBinding 相比,具有以下優勢:
- 更快的編譯速度:viewBinding不需要處理注解,因此編譯時間更短。
- 易于使用:viewBinding不需要特別標記的 XML 布局文件,因此在應用中采用速度更快。在模塊中啟用viewBinding后,它會自動應用于該模塊的所有布局。
反過來,與 dataBinding 相比,viewBinding 也具有以下限制:
- viewBinding不支持布局變量或布局表達式,因此不能用于直接在 XML 布局文件中聲明動態界面內容。
- viewBinding不支持雙向數據綁定。
替代 KAE
viewBinding 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替代以前的 Kotlin Android Extensions,在之前的kotlin版本中提供了一個針對android的擴展插件,它可以允許我們直接用布局文件中的 view id 來訪問 view,也無需寫 findViewById。
但是由于 KAE 存在一些潛在的 bug (例如可以訪問到不屬于當前Activity布局的view id造成空指針異常等), 從 Kotlin 1.7 開始,KAE被正式移除了。
那么 viewBinding 的出現也是為了彌補之前 KAE 的功能和缺陷。
最后,viewBinding 只是針對傳統 View 體系的開發,在進入 Jetpack Compose 的世界以后,這項功能就基本無用武之地了。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lyabc123456/article/details/128759579
相關推薦
- 2022-04-20 Python?設計模式中的創建型建造者模式_python
- 2024-03-01 【websocket】前端websocket 實時通信
- 2022-01-17 如何實現 input 和 textarea 自動聚焦
- 2022-06-20 詳解Go?將在下個版本支持新型排序算法pdqsort_Golang
- 2022-10-02 Linux?Shell?自動交互功能實現_linux shell
- 2022-01-11 slice、substring、substr比較
- 2022-12-23 Mariadb數據庫主從復制同步配置過程實例_mariadb
- 2023-07-28 獲取當前日期以及前6天的日期集合
- 最近更新
-
- window11 系統安裝 yarn
- 超詳細win安裝深度學習環境2025年最新版(
- Linux 中運行的top命令 怎么退出?
- MySQL 中decimal 的用法? 存儲小
- get 、set 、toString 方法的使
- @Resource和 @Autowired注解
- Java基礎操作-- 運算符,流程控制 Flo
- 1. Int 和Integer 的區別,Jav
- spring @retryable不生效的一種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信息的處理
- Spring Security之認證過濾器
- Spring Security概述快速入門
- Spring Security之配置體系
- 【SpringBoot】SpringCache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方法配置權
- redisson分布式鎖中waittime的設
- maven:解決release錯誤:Artif
- restTemplate使用總結
- Spring Security之安全異常處理
- MybatisPlus優雅實現加密?
- Spring ioc容器與Bean的生命周期。
- 【探索SpringCloud】服務發現-Nac
- Spring Security之基于HttpR
- Redis 底層數據結構-簡單動態字符串(SD
- arthas操作spring被代理目標對象命令
- Spring中的單例模式應用詳解
- 聊聊消息隊列,發送消息的4種方式
- bootspring第三方資源配置管理
- GIT同步修改后的遠程分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