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免费高清视频-国产福利视频导航-黄色在线播放国产-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|www.shdianci.com

學無先后,達者為師

網(wǎng)站首頁 編程語言 正文

Python中append淺拷貝機制詳解_python

作者:程序猿-張益達 ? 更新時間: 2023-04-11 編程語言

Python中append淺拷貝機制

關于深淺拷貝,最直觀的理解就是:

  • 深拷貝:拷貝的程度深,自己新開辟了一塊內(nèi)存,將被拷貝內(nèi)容全部拷貝過來了;
  • 淺拷貝:拷貝的程度淺,只拷貝原數(shù)據(jù)的首地址,然后通過原數(shù)據(jù)的首地址,去獲取內(nèi)容。

這兩者的優(yōu)缺點對比:

  • 深拷貝拷貝程度高,將原數(shù)據(jù)復制到新的內(nèi)存空間中。改變拷貝后的內(nèi)容不影響原數(shù)據(jù)內(nèi)容。但是深拷貝耗時長,且占用內(nèi)存空間。
  • 淺拷貝拷貝程度低,只復制原數(shù)據(jù)的地址。其實是將副本的地址指向原數(shù)據(jù)地址。修改副本內(nèi)容,是通過當前地址指向原數(shù)據(jù)地址,去修改。所以修改副本內(nèi)容會影響到原數(shù)據(jù)內(nèi)容。但是淺拷貝耗時短,占用內(nèi)存空間少。

Python內(nèi)存引用

在C語言中,在聲明變量的時候,int a,int b,這兩條語句為a,b兩個變量分別賦予了兩塊不同的內(nèi)存空間,然后賦值的時候再將相應的值存儲到對應的存儲空間。但是在Python中變量的賦值與C語言是截然不同的,考慮下面的代碼:

>>> a = 2
>>> b = 2
>>> id(a)
140736259334576
>>> id(b)
140736259334576

id函數(shù)用于獲取對象的內(nèi)存地址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變量a和變量b的內(nèi)存地址竟然一樣!

在Python中,先生成對象,變量再對對象進行引用,在這個例子中,1就是對象,然后a再對1進行引用,由于常數(shù)是不可變類型,所以1的內(nèi)存空間是一樣的,所以a,b引用的是用一塊內(nèi)存空間。雖然變量名不一樣,但是他們引用的對象是相同的。

當然上面舉的例子是int類型的,這屬于不可變類型。如果是list或者dict呢?來看看下面的例子:

>>> a = [1, 2, 3]
>>> b = [1, 2, 3]
>>> id(a)
3145735383560
>>> id(b)
3145735414984

內(nèi)存地址不一致!基于此,我們步入今天的主題,來看看append方法淺拷貝機制,到底有什么坑!

append方法淺拷貝機制

Python中的append方法是一個常用的方法,可以將一個對象添加到列表末尾。相信大家一定都用過吧?有人去深挖這個函數(shù)的用法嗎?這里面可以存在一個大坑!

我們來看一個例子:

>>> a = [1, 3, 5, "a"]
>>> b = []
>>> b.append(a)
>>> b
[[1, 3, 5, 'a']]
>>> a.append("aha")
>>> b    # surprise?
[[1, 3, 5, 'a', 'aha']]

思考一下,明明在第三行之后并沒有對b操作,那么為什么b會發(fā)生改變呢?

回到今天的主題,事實上,append方法是淺拷貝。在Python中,對象賦值實際上是對象的引用,當創(chuàng)建一個對象,然后把它賦值給另一個變量的時候,Python并沒有拷貝這個對象,而只是拷貝了這個對象的引用,這就是淺拷貝。

我們逐步來看。首先,b.append(a)就是對a進行了淺拷貝,結果為b=[[1, 3, 5, 'a']],但b[0]與a引用的對象是相同的,這可以通過id函數(shù)進行驗證:

>>> id(b[0])
3145735177480
>>> id(a)
3145735177480

可見,b[0]與a指向同個內(nèi)存地址。

下一步,代碼執(zhí)行a.append(0),列表是可變類型,這一步在原地址的列表的末尾添加0,原地址的內(nèi)容被改變了但是地址沒有變(可以將Python中的list理解為鏈表,所以這個list的地址不會變,這相當于鏈表的頭結點),所以a和b[0]的內(nèi)容同時被改變了,這就是為什么對a進行append操作b會跟著發(fā)生改變。

發(fā)生這些的前提是對同一個地址上的內(nèi)容進行操作,所以影響了指向該地址的所有變量。

所以,在日常使用append函數(shù)的時候,就需要將淺拷貝變?yōu)樯羁截悾袃蓚€解決方案:

  • b.append(list(a))
  • b.append(a[:])

還是上面的例子,來看看這兩個方法的結果是不是真的解決了append淺拷貝問題。

>>> a = [1, 3, 5, "a"]
>>> b = []
>>> b.append(list(a))
>>> b
[[1, 3, 5, 'a']]
>>> a.append(0)
>>> a
[1, 3, 5, 'a', 0]
>>> b
[[1, 3, 5, 'a']]
>>> a = [1, 3, 5, "a"]
>>> b = []
>>> b.append(a[:])
>>> b
[[1, 3, 5, 'a']]
>>> a.append(10)
>>> a
[1, 3, 5, 'a', 10]
>>> b
[[1, 3, 5, 'a']]

怎么樣,問題是不是解決了!所以日常使用中,一定要避免淺拷貝帶來的問題!

這個append的坑,也是我在刷leetcode:77. 組合時注意到的,題解為:

class Solution:
    def combine(self, n: int, k: int) -> List[List[int]]:
        def traversal(n, k, start_index):
            if len(path) == k:
                result.append(path[:])   # 精華在這,要解決這里的淺拷貝問題!
                return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for i in range(start_index, n + 1):
                path.append(i)
                traversal(n, k, i + 1)
                path.pop()
        
        path = []
        result = []
        traversal(n, k, 1)
        return result

如果不處理第5行處的淺拷貝問題,會導致運行處下面的結果:

為啥?因為回溯呀,在上面代碼的第11行處,一直在向上回溯,所以結果運行出來就變成了空列表!

所以,在刷回溯的題的時候,如果你使用的是Python,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了!

補充:Python append() 與深拷貝、淺拷貝

深淺拷貝

在 Python 中,對象賦值實際上是對象的引用。當創(chuàng)建一個對象,然后把它賦給另一個變量的時候,Python 并沒有拷貝這個對象,而只是拷貝了這個對象的引用,我們稱之為淺拷貝。

在 Python 中,為了使當進行賦值操作時,兩個變量互補影響,可以使用 copy 模塊中的 deepcopy 方法,稱之為深拷貝。

append() 函數(shù)

當 list 類型的對象進行 append 操作時,實際上追加的是該對象的引用。

id()?函數(shù):返回對象的唯一標識,可以類比成該對象在內(nèi)存中的地址。

>>>alist = []
>>> num = [2]
>>> alist.append( num )
>>> id( num ) == id( alist[0] )
True

如上例所示,當 num 發(fā)生變化時(前提是 id(num) 不發(fā)生變化),alist 的內(nèi)容隨之會發(fā)生變化。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,想避免這種情況,可以采用深拷貝解決:

alist.append( copy.deepcopy( num ) )

原文鏈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weixin_41951954/article/details/128837837

欄目分類
最近更新